六盘山印象
文常保利
一直以来,作为宁夏人,本地的景点就是一张“名片”,加之景点浓厚的文化更让我魂绕梦牵,吸引着我非要和“她”来一次亲密接触,不满足此心愿,好像总觉得亏欠她似的,让我耿耿于怀。
曾经因为王维的那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沉醉于中卫沙坡头的那细细的沙、那奇特的钟鸣。因为那句“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的霸气,而体会镇北堡影城的历史过往。因为“苏武牧羊”的典故,去领略中卫寺口的丹霞地貌与其背后的爱国情怀。因为“天高云淡,望断南飞燕”的主席诗词,我决心要去领略一下宁夏的六盘山,以了却那份牵挂。
也许天随人愿,一个机缘巧合,在公司的授意下,带队向六盘山开拨——
01一红军长征纪念馆
一行五十余人,乘座空调大巴一路向南,越近南部地区,气温越低,刚驶入泾源县地界,雨水就洋洋洒洒地从天而降,天公用雨水礼迎接我们,不一会儿整个六盘山脉云山雾绕,朦胧恢宏。乘座中转车进入红军长征纪念广场的途中,黑云压顶,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在我眼中,屏蔽了这些“乌云”,满眼的是美不胜收的景色,在雨水的冲涮下,青松高耸入云,阴翳蔽“日”,绿植苍翠欲滴、勃勃生机。山间雾气笼罩,白气缭绕,让我有种误入蓬莱仙境之感。车子绕山而上,险中行驶,抬头看,头顶有车,往下瞧,脚下有人,“之”字形路,惊叹于人类的鬼斧神工。到达广场,层层白雾将人裹了一个严实。五米之外不见人,我们一行以人盯人的队姿摸索前进,以防一旦离开就不见踪影。
我们在“长征精神永放光芒”的党旗前重温誓词,誓言诤诤,完全忽略了细雨蒙蒙,此时的我,在亢奋之中又有些遗憾,因为雾气而不能满足我极日远眺,登高望远之心愿,更谈不上欣赏“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的盛况了。我们拾级而上,步步小心,须防台阶湿滑,愈往上走,愈觉峰高人沸、湿气浓厚。经过展厅,了解了那一段“屈指行程二万”的壮举后,我不禁在想,共产党人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高瞻远瞩的骨气和“今日长缨在手,何是缚住苍龙”惊天动地的勇气,才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六盘山精神所在。
也许苍天不忍辜负我的夙愿,刚走上纪念碑云台,一股大风袭来,雾气顿时消散,细雨也按下了暂停键,让我一饱六盘之眼福,纪念馆像展翅雄立在半空中,大大平台如就是他的双翼,矗立的纪念碑就像鹰头,周边的六盘山脉,翠绿诱人,层峦叠嶂,空气清新,从口鼻而入润心肺而慨叹。站在汉白玉栏杆边,张开双臂,紧闭双眼,此时,清风从耳旁掠过,思绪早已无我,有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之感。
我是带着肃穆与庄严之感看纪念碑文的,硕大的烫金字和苍劲有力的主席手迹,当切身了解了这段历史后,再读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才真正理解词之深意。纪念馆对面的山峰上,坐落的吟诗亭,红旗插遍,迎风列列,主席在这里写了《清平乐六盘山》,周围的同事在加紧拍照,而我恨不能将这些装进我的记忆,融入血液中,在这儿,感觉到了对先辈的缅怀,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人就是这样,只有了解过往,才知表面风光的不易,只有亲自体会,才明白明天的路在何方?
在思绪信马由缰时,云雾不知何时又笼罩起来,人在仙境中,曲径通处,虽然时间短暂,但我欣赏到了最美的景,云雾、青松、小亭、山脉,此行足矣,但唯一遗憾的是,未能走一遍红军小道,而是乘座中转车返回山脚。也许,这也叫缺憾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