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战贫决胜富民兴业

“十三五”时期,是靖远县经受大考验、蓄势大发展、收获大胜利的五年。这五年,靖远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50万人民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绘就了靖远经济社会发展击水中流、竞进提质、跨越争先的壮美画卷。

五年,战贫决胜

五年来,靖远县坚持脱贫攻坚压倒一切、高于一切、统揽一切,坚定敢打必胜的信念,发扬敢死拼命的劲头,举全县之力攻克贫困堡垒,全县90个贫困村、12.86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退出,彻底撕掉了绝对贫困的历史标签,交出了质优色足的“脱贫答卷”。

建成58个易地搬迁安置点,让1.84万贫困人口挪出穷窝、喜迁新居;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巩固提升、行政村道路硬化、自然村动力电全覆盖、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等举措,让“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有保障;总结推广“搬迁+高效农业”脱贫模式,优化南北片区产业发展格局,构建完善“6+2”扶贫产业体系,培育发展香菇、生猪、中药材等新兴产业,建成“两园”个,带动贫困户2.3万户,让特色产业“覆盖到户、达标到人”;累计引育农业龙头企业家,建成农民专业合作社家,新增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82家,建成“扶贫车间”49家,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个,年均输转农村劳动力8.8万人,让贫困群众就业更稳、生活更好。

五年,兴业富民

五年来,靖远县顺应高质量发展趋势,积极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加快三产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规模扩大、产值倍增、集群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十二五”末的63.39亿元达到73.5亿元,年均增长4.8%,县域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持续增强,交出了质效双优的“发展答卷”。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1.8万亩,其中设施蔬菜14.47万亩,蔬菜年总产量万吨;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万头(只);硒砂瓜、籽瓜面积34.9万亩,枸杞27.2万亩,中药材9万亩,文冠果23.8万亩,大枣3.8万亩。成功引进新希望、阿西娅等龙头企业23家,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家、家和家。

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融入和主动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战略布局,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要求,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兴产业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以刘川工业园、银三角中小工业园、金三角生态农业科技创业园“三个园区”为平台,重点布局建设特色新材料产业、循环化工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煤炭储运交易转化产业“四基地”,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62亿元。

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丰富产业经济业态。高标准打造水韵独石、稻香村瓜园、东湾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等景区景点,连续成功举办“靖远枸杞爱心扶贫采摘节”“小口大枣采摘旅游节”等节会,全县年游客接待量超过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靖远登陆《魅力城》《影像方志》等央视栏目,“大美靖远”旅游知名度全面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和旅游收入年均增长9.8%、29%。基本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电商物流服务体系,发展电商企业51家、网店个,线上交易额达到3.34亿元,年均增长53%。

注重发挥有效投资和项目建设拉动作用,五年累计实施重点项目个,完成投资亿元,国道线靖远至会宁段、省道线高湾至河口段、糜三公路、南滨河路改扩建完成通车,甘肃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中兰客专靖远段、金滩黄河大桥、靖乐渠环境治理工程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支撑和有效投资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持续向好。

靖远县融媒体中心黄兆国

作者/来源:靖远发布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244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