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脚为何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得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73902.html

泾源踏脚具有悠久的历史、鮮明的特点、厚重的文化底蕴,它是一项集体育、文化、竞技和健身等于一身的民俗活动,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自发性和娛乐性等特点。图为竞技者在表演踏脚节目。

踏脚这项民俗活动现只流传于泾源县香水镇园子村。年,踏脚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年,踏脚被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第二批试点项目。

踏脚,又称"弹腿",起源于东汉,后经阿拉伯商人通过唐代丝绸之路流传到陕西民间,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踏脚,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健身运动的竞技性及舞蹈表演的观赏性,成为了一项独特的民俗活动。

自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以来,被列为表演项目。踏脚舞,简便易学,通过“踢、踹、踏、蹬”各种舞蹈动作,展现了少数民族群众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和崇尚习武的民间风俗。

泾源踏脚舞让世人重新认识到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随着对踏脚的发掘研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种当地人的竞技运动,更主要的是传承着少数民族特色的一种民族文化。

“手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踏脚舞正是以发挥腿脚的踢弹功能,用来攻击对方或是防守的。如今,踏脚舞对练已转变成为一种纯粹的民间娱乐活动。图为踏脚传承人在院门前的空地上练习踏脚技艺。

据园子村村民回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踏脚还在村里风靡一时,几乎人人都会。到了年,经发掘,踏脚得到了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年7月,踏脚舞参加全国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得了表演金奖。图为踏脚在全国各项比赛活动中获得的奖章。

踏脚看似简单,但在正式比赛活动中,还有一些遵循的规则:如只准踏,不准踢;只准动脚,不准动手;踏脚时,不准在脚底暗藏钉子;不准有意伤害对方要害部位;如果无意中踏伤对方,对方及其家人不能责怪;如果甲方把乙方踏倒,要立刻停止,等对方站起后再踏,不允许乘人之危,袭踏对方。

农闲时节,泾源农村的男人们,聚在一片宽阔的土地上,一对一,一对二,或是一对三,甚至还有家庭与家庭对踏。一般都是年轻人踏,老人在旁边观看,看到有失误之处,就上前点评。孩子们则是站在旁边,边看边学。就这样,踏脚被一代一代传了下来。

泾源县为保护这种世界独有的文化艺术做了大量工作,积极普查抢救,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保护办法,还在一些中小学里开设了踏脚舞课程,挽救这项濒临失传的艺术。一种文化的深入发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专业人才数十年深入的钻研探索。为此,踏脚舞文化的抢救就变得更加任重道远,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343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