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建日报
去年以来,除利用闽宁帮扶资金对宁夏泾源县特色产业项目提供支持外,闽宁工作组还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长效帮扶模式
台海网12月17日讯据福建日报报道各大电商平台的“双十二”购物节刚结束,宁夏泾源县的中天电商创客产业园内,创客团队忙着发货。而在一个月前的“双十一”,产业园电商创客团队实现销售总额.5万元。
六盘山镇农民蔡世伟尤为激动,今年“双十一”,他销售额达6.7万元,蜂蜜、牛肉等特产成了抢手货。两年前,他还是一名建筑塔吊操作工,当时的他怎么也想不到今天能坐在电脑前,敲着键盘就能为家庭创造数倍的收入。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
年4月,在闽宁协作工作组的牵线和扶持下,以蔡世伟等泾源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的首批学员,来到公里外的厦门,参加电商技能免费培训。培训结业后,泾源县政府积极协调,为每位学员提供5万~10万元创业贷款。中天公司指定创业导师长期跟踪指导,帮扶答疑。如今,电商培训班已举办6批次,培训人,其中55人实现稳定创业、就业。
产业先行,才能做到长效扶贫。福建省第十一批援宁工作队泾源县工作组挂职干部,泾源县委常委、副县长赖大庆说:“我们把总书记视察泾源县杨岭村关于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于心,紧密结合当地的发展优势,全力推动产业扶贫。”据统计,年以来,闽宁扶持资金共对泾源县给予财政援助资金万元、对口帮扶的厦门社会各界捐赠帮扶资金累计达万元,共实施个帮扶项目。除利用闽宁帮扶资金对当地特色产业项目提供支持外,还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长效扶贫模式。
泾源县位于泾河之源,巍巍六盘山的山地面积绝大部分位于泾源县境内。山脉蜿蜒的地理环境,使当地形成海拔高、早晚温差大的气候,为当地种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环境。以养蜂业为例,据当地农业部门调查,六盘山有多种野生中草药,其中可供大量采蜜的蜜源植物达多种,产出的蜂蜜品质优良。
发展养蜂业成为当地产业扶贫的一个选项。今年,泾源县养蜂业继续取得好收成,而当地的养蜂“大手”(技术带头人)冶连荣却告诉记者,令他最感欣慰的不是好收成,而是他直接指导的马江科、马德俊等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大幅增收。马江科的养蜂箱数突破箱,辛苦劳作一年产出的公斤蜂蜜已销售一空,收入10多万元。
养蜂“大手”带动起来的不仅是收入,还有信心。在冶连荣的指导下,马江科等人综合采用物理烘干、低温浓缩等技术,开发椴树蜜、蒲公英花蜜等多种新产品,他们表示要继续加把劲,争取明年养蜂数超过师父。
像冶连荣一样发挥巨大带动作用的在泾源县并非仅此一人。在闽宁工作组帮扶下,泾源县建立了“大手连骨干拉小手”机制,共确立27位养蜂“大手”,并提供建设标准化养殖示范蜂场的专项资金和技术培训支持,再由“大手”带动指导5户以上养蜂技术骨干,每位骨干再带动指导5户以上建档贫困户。闽宁资金为完成任务的大手、骨干每人每年补贴元,为贫困户免费提供蜂王,并提供新增蜂群每箱元的资金补贴。还请来福建农林大学有关专家开展指导培训。通过这种模式,全县共带动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农户参与养蜂业。
赖大庆说,年以来,闽宁帮扶资金提供万元,帮助泾源县建设2个种蜂繁育基地、16个标准化示范养蜂场,培训养蜂致富带头人人次,还建成1条年产能0吨的蜂蜜深加工生产线。全县蜂箱数量从年的1.67万箱迅速增加至年的2.7万箱,明年将达3.5万箱,蜂蜜产品除销往福建、广东、宁夏等地外,还远销日本、韩国、德国,预计5年内将实现产值1亿元。
立足当地资源,闽宁帮扶资金有意扶持泾源县各种特色产业。在黄牛养殖方面,闽宁资金为泾源县养牛贫困户提供每头元的购牛补贴,并提供每年元的饲料补贴,帮助引进澳大利亚安格斯牛等优质品种,目前全县安格斯基础母牛存栏2.5万头,全年预计肉牛饲养量将达12.4万头。在玫瑰花种植产业方面,帮扶香水镇建设亩玫瑰花种植基地,建成标准化食品级扶贫车间,生产玫瑰花酱、玫瑰花干花、香包、玫瑰精油等各种产品,形成从玫瑰花种植到深加工的香水产业。
(记者吴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