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流量下的宁夏高速六盘山特长隧道一来一

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 http://www.csjkc.com/yydt/511.html

年10月初,红军跨越了位于宁夏固原、隆德、泾源三县交界的六盘山,这座最高峰海拔余米的险峻大山,是红军长征时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从此,中国革命迎来胜利的曙光。

86年后,人们驾车穿越青兰高速六盘山特长隧道,耗时不到10分钟,这条隧道成为打通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对外通道,畅通群众脱贫“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力量,助力“胜利之山”迎来新的胜利——六盘山上下的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奔上小康之路。

六盘山特长隧道是青兰高速东毛段(泾源县东山坡——甘肃和宁夏交界处的毛家沟)的控制性工程,海拔在米至米之间,是全国海拔米以上高原地区最长的高速公路隧道,也是自治区第一条双线四车道特长隧道。隧道全长9.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隧道设有中央控制、交通监控、闭路电视、火灾报警、紧急电话、救援广播、照明、通风、供配电和水消防等10大国际领先水平机电系统。

其中,智能车道指示器在全国首次使用,一旦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每38米就有一个紧急按键,隧道内2分钟内启动紧急处置,隧道口也将自动关闭。

夏日如诗,洞里洞外皆胜景。六盘山绿色蓊郁,良田美池镶嵌其中,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香甜。隧道内5公里处的特殊灯光带,米长的海底世界和蓝天白云灯光美轮美奂。不过,在隆德县城关镇红崖社区支书张国军的眼里,他更在意出隧洞向东多米隆德老巷子指示牌的吸引力,这块招牌去年带来了30多万人次的游客,带出去了隆德香醋、“洋芋煎饼”、红军故事、民俗文化,以及“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的安宁和乐。“以前走固原、银川,需要走老隧洞,还有几个转弯,老巷子藏在深处,少人问津,现在老巷子是走出隧洞后的第一个旅游地。”

宁夏黄土地农业食品有限公司是“闽宁协作”招商引资闽籍企业,年6月入驻隆德县闽宁扶贫产业园,主营马铃薯粉的生产加工。“原料需要运进来,产品也要发出去。这一切需要六盘山隧道这条纽带,链接到全国的高速路网和物流网,搭建起西北、西南、华北地区的销售网,走进永辉超市、海底捞、中石化、京东电商、国家平台。”总经理詹国清告诉记者,如今,六盘山公路隧洞和高速隧洞相互补充,不会出现冬季下雪封闭,延误送货时间的问题。

一来一往中,六盘山下的天地广阔起来。隆德县及周边县区马铃薯产业链延伸壮大,逐步形成马铃薯种植、淀粉加工、粉条及粉丝系列食品生产的马铃薯产业体系。该公司年产值3亿元,有余当地群众变成产业工人,人均年务工收入3万元左右。

一条隧洞的通达,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文化流的内外交融,陕甘宁青四省区61个贫困县区、万农村人口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更加紧密。(宁夏日报记者 裴云云 赵磊 文/图)

本文来源:宁夏新闻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660.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