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泾源杨岭村里保金山的金保山

初夏的清晨,山间还有一丝凉意,顺着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村道看去,一个身穿橙色反光马甲、手持扫帚的身影正在忙碌。他叫金保山,是村里的保洁员,每天早晚,这段村道上都有他手中扫帚划过水泥路面的“唰唰”声。

“天气热了,来村里的游客就多了,不天天清扫,任由垃圾丢在路上,会给游客留下脏乱差的印象,保持村里清洁很重要。”金保山笑着解释。近几年,杨岭村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很多村民靠农家乐赚了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

杨岭村因三面环山,交通不便,曾是出了名的贫困村。产业、技术和资金缺乏,一度成为村子发展的难题。

“那时候村民住的是土房,村道都是土路,出村很不方便,更不会有游客来,村里人靠种田养家糊口,想致富也没有出路。”金保山回忆说。

据杨岭村村支书张顾杰介绍,精准扶贫政策实施以来,村里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实施基础设施,修建村道5条10公里,实施“三线”入地改造和污水处理7.8公里,还采取公司引领、合作经营、产业互补的“公司+合作社+农户”方式,帮助村民发展草畜、旅游等特色产业。

对村里的贫困户,政府提供了公益性岗位,像金保山这样的保洁员,每月可以拿到元工资。村里还开办了养殖园区,金保山在政策扶持下买了10只骊羊托管在园区,每年可以分红元。

“每天早晚各清扫一次负责的区域,活儿不重,还有时间照顾老父亲、干农活儿。”金保山说,“家里的土坯房经过危房改造,建成了结实、美观的砖瓦房,我家在去年脱了贫,现在的日子好得很。”

杨岭村地处六盘山区,近年来退耕还林还草环境有了改善,到了夏天山间山花烂漫、风景宜人,成了游客避暑的好去处。村里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还打造了红色休闲旅游田园综合体。

村里的旅游产业发展得红红火火,很多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民宿,制作特色旅游产品,还通过村里的培训班学习花卉栽培、烹饪、花儿学唱、刺绣等技能,勤劳致富的路越走越宽。去年还成功举办了泾源县首届杨岭乡村文化旅游节,游客突破10万人次,实现旅游产业综合收入余万元。

村子建设得一天比一天美,来这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愈加爱惜好环境。“这两年变化特别大,村道上没有乱扔垃圾、乱堆牛粪的,我的工作也轻松了许多。”金保山说,当了6年保洁员,现在他更多的是在村道上“巡查”。

泾源县为了改善人居环境,提出为农户打造幸福大院,在房前屋后、村组道路和河道沟渠两旁栽植树木,院内建成果园、菜园。“我在菜园和花园里种植了各种蔬菜、玉米和果树,不但看着敞亮,而且半年时间都不用买菜。”金保山说,“以前都忙着干农活,也没时间管院子,现在每天扫完村道,我都要再扫一遍自家院子,院子干净整洁,看着也舒服。”(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胡冬梅摄影杨明李婧)

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92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