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宁夏频道2月25日电(记者张亮、马丽娟)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六盘山脚下的宁夏固原市闻令而动,迅速集结起各方力量抗击疫情。从城镇到乡村,各级党组织犹如一个个“红色堡垒”,构筑起疫情防控防线;从脱贫攻坚到阻击疫情,固原市在两个“战场”上凝聚起全民力量,共克时艰;从空中课堂到返岗专车,固原市战疫同时力保民生,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生命线”。
将初心写在抗“疫”战场
疫情当前,一声令下,固原市各级党组织迅速进入“战时”状态,全市2.9万名党员冲锋在前,动员和组织群众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2月21日,医院援湖北医疗队8名医务人员从固原出发,护士党艳是其中一个(右二)。
“回报第二故乡,疫情不退,我不退!”这是医院护士党艳跟随宁夏第六批医疗队“出征”湖北时的誓词。党艳是一名党员,曾在武汉科技大学就读。她说:“我的护理生涯从母校开始,能有这样的机会回报武汉是我的荣幸。虽然我也有很多不舍和牵挂,但职责和使命让我不能退缩。”
固原市隆德县城关镇红崖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宏生在检查小区卡点防疫工作。
为遏制疫情在基层蔓延,各社区和乡村党支部筑起疫情防控的“红色堡垒”,守护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隆德县城关镇红崖社区共有多户近人,由居民小区、城中村和两个自然村组成,有湖北返乡人员12名,疫情防控的形势较为复杂。“我是社区书记,我不上谁上?”检查卡口、入户摸排、测温消毒、宣传防疫知识……红崖社区党支部书记张宏生从除夕开始,每天忙得脚不沾地,方便面成了家常便饭。
自治区党委常委、固原市委书记张柱说,越是危急时刻,广大党员干部越要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越要弘扬从严从实、狠抓落实的优良作风,越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为疫情防控注入强大正能量。
在沿川子高速收费站,固原市泾源县民警马四贵在执勤,检查过往车辆。
在“进宁大动脉”沿川子高速收费站,由60人组成的临时党支部昼夜坚守。泾源县民警马四贵的女儿从武汉放寒假回来后,经历了14天的隔离期,作为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的他却无暇顾及女儿,每天连轴转在防控卡点上。“疫情就是命令,从1月27日开始我所处的卡点每天车流量超过辆,随着复工复产车流量更大,我们必须守好宁夏的南大门。”马四贵说。
固原市的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也参与到这场阻击疫情中。固原市浙江企业家协会党支部动员固原温州商会和宁夏浙商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向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捐助了口罩、消毒液、酒精等紧缺的应急物资。宁南爱心公益社党支部和固原市益家义工社党支部还组织党员先锋队,自购消毒设备参加街道、社区消毒工作。
战“疫”脱贫两不误
宁夏9个国家级贫困县区中有5个在固原市,年如期脱贫是固原市一百多万群众多年来的殷切期盼。固原市在打好疫情防控战的同时,确保脱贫攻坚不松劲,稳定群众脱贫信心。
固原市西吉县偏城乡曹垴村,扶贫车间开工现场,乡政府工作人员指导开工事宜。
疫情防控期间,固原市派驻各村驻村工作队主动放弃假期,返岗变身“疫情防控队”。西吉县偏城乡曹垴村驻村第一书记席国宁回村后,白天在村口卡点值守,晚上入户摸排脱贫攻坚短板。曹垴村是个穷山村,村民种几亩玉米收益微薄,去年驻村工作队争取了塑料包装扶贫车间项目,这两天已经开始动工。
“脱贫工作一刻也不能缓,争取在三个月内建成扶贫车间,到时候能带动本村20户贫困户就近务工。我们要求施工现场不能超过5个人,还要戴口罩量体温,确保防疫脱贫两不误。”席国宁说。
“在当前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工作,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紧盯建档立卡户、监测户、边缘户等目标人群,切实把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做到扶贫政策应扶尽扶、低保政策应保尽保。”自治区副主席、固原市市长马汉成说。
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育苗大棚里,村民在忙着育苗(马茹摄)。
春耕不误农时,固原市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进春耕备耕有序开展。冷凉蔬菜是原州区的优势特色产业,在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的育苗大棚里,西红柿、辣椒等多种蔬菜的幼苗绿意盎然,几名村民正戴着口罩装填培养土、喷洒肥料等。“疫情防控不能大意,春耕更不能耽误,我们要抓紧完成育苗种植,才能保证今年的收入。”姚磨村党支部书记姚选说。据了解,原州区积极协调公安、交通、商务等部门畅通物资流通运输“绿色通道”,确保化肥、种子等春耕生产资料储备充足。
固原市彭阳县孟塬乡小石沟村,村民韩安奇向武汉捐款元(刘珮摄)。
虽然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这里的村民们却心系千里之外的荆楚同胞,他们捐资捐物,量力而行,为全民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彭阳县小岔乡榆树村提出为湖北捐款时,村民纷纷响应,脱贫户王万辉也捐了多元。“没有国家的好政策,哪有我们现在的好日子,钱不多,能帮一点是一点。”王万辉说。
让村支书张学杰感动的是,村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