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0道西北风味小吃,风味地道,好吃到怀疑人生,快来尝试吧!
水煮羊头:水煮羊头是一道民间小吃,宁夏区内各地都有制作。在许多地方的夜市摊点上均能见到,食者很多。
原料:绵羯羊头、香菜、花椒、茴香、八角、草蔻、精盐。
制法:绵羯羊头洗净后放入煮锅中,加水和调味包,先用旺火后用微火连续煮3-5小时即成。吃时,整头带骨捞出,可以辣椒油、醋、蒜泥佐食。
特点:肉烂骨离,滋味纯正。
制作者:王淳(平罗县平罗宾馆)
熏牛肠:熏牛肠是一道地方小吃,流行于银川市。
原料:牛肠、牛肉、淀粉、韭菜、白菜、沙枣花、茶叶、白糖、葱、姜、精盐、十全调和面。
制法:牛肉洗净剁成末,再拌入淀粉、韭菜、白菜等料制成馅,然后灌进洗净的牛肠。灌满后扎好口,放在锅里用慢火煮。煮熟后捞出,放在熏锅里,用沙枣花、茶叶、白糖等料熏至牛肠入味上色即成。吃时,可切成段。特点:色泽红亮,鲜咸味香。
制作者:王子农(银川市世纪大厦)
牛奶荫米酥:牛奶荫米酥是一道地方著名小吃,流行于银川市。
原料:糯米、牛奶、白糖、精盐、植物油。
制法:糯米淘洗干净后用清水浸透,然后上笼蒸熟。取出后晾凉制成米坯,再切成较厚的片,置阴凉通风处风干(俗称荫米)。吃时,将风干的荫米逐片投入油锅,炸至荫米漂浮油面时捞出,掰成碎块放在碗里,再将烧开的牛奶冲入碗内即成。可加糖,也可加盐。
特点:色泽洁白,吃法特别。制作者:贺建军(银川市绿洲饭店)
白水鸡:白水鸡是一道著名小吃,川区各地都有制作。因吴忠市制作历史悠久,故又称吴忠白水鸡。
原料:嫩土母鸡、花椒、姜片、白茫、精盐、三合油、熟鸡油。
制法:嫩土母鸡宰后开膛洗净,放在陈年老汤锅里,再加调料包。烧开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慢煮至鸡肉酥烂。捞出后晾凉,在鸡身表面抹上一层熟鸡油即成。吃时,可蘸三合油。
特点:色泽白亮,鲜嫩清香。
制作者:马金玉(吴忠市银南宾馆)
卤豆腐:卤豆腐是一道地方著名小吃,主要流行于中卫县城乡,许多清真餐厅常年有售。
原料:豆腐、香菜、红椒丝、三合油。制作:豆腐切成长5厘米、宽3厘米、厚1.5厘米的块,放入陈年卤汤锅里煮至深黄色即成。吃时,可配香菜、红椒丝,蘸三合油。
特点:软硬适度,卤香浓郁。
制作者:王占宝(中卫县民族饭庄)
中宁清炖土鸡:中宁清炖土鸡是一道地方著名小吃,主要流行于中宁县城乡。以滋味醇正、价廉质优,许多清真餐厅有售。
原料:土鸡、虾腐、熟面筋、粉条、香菇、枸杞、香菜、葱、姜、精盐、味精。
制法:土鸡宰后洗净,放在汤锅里煮熟,然后放入虾腐(由鸡蛋、牛油、面包渣、面粉、泡打粉等混合后蒸制而成)、熟面筋、香菇。炖至鸡肉酥烂后再放入粉条、枸杞、香菜等料即成。
特点:汤汁醇香,肉质酥烂。
制作者:李国先(中宁县金福楼饮食娱乐中心)
洋芋鱼鱼:洋芋鱼鱼是一道民间小吃,流行于宁南山区泾源县,许多农户都能制作,是典型的粗粮细作。
原料:土豆、红辣椒、葱、蒜、油泼辣椒、香菜、精盐、蒜泥汁。
制法:土豆去皮后用专用擦子擦成细末,放在盘里上笼蒸透。晾凉后,用恰格床子压成细条状,再次上笼蒸熟即成。食用时,可浇蒜泥汁、油泼辣椒拌食,也可加红辣椒、葱、蒜等配料炒食。
特点:筋韧爽口,农家风味。
制作者:冶恩慈(泾源县恩慈清真餐厅)
脆皮年糕:脆皮年糕是一道筵席小吃,主要流行于石嘴山地区,常用于筵席,民间也有制作。
原料:元宵粉、玉米粉、白糖、酵母。制法:玉米粉用酵母发酵。元宵粉加白糖调制成面团。然后用玉米粉面团把元宵粉面团包卷后上笼蒸20分钟。晾凉后切片,再入油锅炸呈金黄色即成。
特点:色泽金黄,皮脆里槛。
制作者:漆香萍(石嘴山市民族饭店)
枕头馍:枕头馍是一道大众面食,流行于银川、中卫等地。因其外形为长方体,好似人们睡觉的枕头,故名。
原料:面粉、酵母、葡萄干、核桃仁、什锦果脯、植物油。
制法:面粉加酵母发酵后再掺进葡萄干、核桃仁、什锦果脯等果料和适量植物油。揉匀后,将面团放入长方体专用模具中,盖严盖子,然后放入烤炉中烤熟即成。吃时,可切成薄片。
特点:外酥里软,香甜味美。
制作者:何党利(宁夏凯达饭店)
糊辣肉夹馍:糊辣肉夹馍是一道家常小吃,流行于吴忠、中卫以及银川等地。虽为家常小吃,有时也作为筵席小吃上桌,极受欢迎。
原料:馒头、羊肉、青红辣椒、葱、干辣椒、精盐、味精、花椒水、红油、植物油。
制法:羊肉洗净切成丝,馒头切成薄片。炒勺里放入适量植物油,油热后放入羊肉丝煸炒,炒至肉色变白再放进青红辣椒等料。炒好后将菜夹在切好的馒头片之间即成。
特点:馍软菜香,辣味突出。
制作者:丁军(吴忠市天鹅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