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栉风沐雨70年,波澜壮阔宁夏篇,70年来,宁夏在祖国的怀抱中无畏成长。宁夏日报客户端本周起推出“70年宁夏5度”栏目,分别是70年宁夏高度、70年宁夏温度、70年宁夏速度、70年宁夏热度、70年宁夏力度。
请跟随我们的纸笔,尽量把目光拉长,到故纸堆里去寻找、去发现,阅读老版面、老图片、旧报章中的宁夏,换一个视角去重新审视这片土地的变迁。
70年,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雨露,塞上儿女凭着“一辈子吃了几辈子苦”的苦干实干,让山川大地“旧貌换新颜”,拨动着走向“建设美丽新宁夏,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崭新航程。光阴流转之间,时代风云变幻,宁夏发展的70年,既演绎了自强不息的宁夏故事,也蕴藏着中国改革、开放、创新的密码。
70年时光如山如海,我们在旧报章里与温暖遇见,那些散落在时间长河中的故事,温暖如昨、光明如昔。
来,跟我们一起徜徉报河、穿越时光,阅读70年来属于宁夏的那份光和热,爱与暖。
他们的故事,是人间大爱的一些细碎片段。他们的行为,是内心道德理念的倾情演绎。他们的名字是“宁夏好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良心。是他们用爱和温暖,融汇成道德的洪流,让宁夏温度熠熠生辉,让道德的力量闪耀塞上山川。
(一)
年抗美援朝时期,宁夏中宁县人民自发捐款,捐赠了一架中宁号战斗机。
这是宁夏人爱国的温度。
年,上海支宁青年陈乃瑜在固原老龙潭探测洪水流量同洪水搏斗中牺牲。21岁的他自愿从上海来宁夏参与建设,却把精神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
这是宁夏人敬业的温度。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宁部队战士张金海为抢救溺水儿童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是宁夏人奉献的温度。
年,扎根中卫农村的知识青年孟启民为救助村民牺牲。
这是宁夏人爱民的温度。
年,石嘴山残疾女青年刘岳华身残志坚,勇于追求文学梦的事迹,一经报道便引发强烈反响。
这是宁夏人梦想的温度。
(二)
那一年,银川暴雨,全城的守望相助让雨夜变得柔软而温和,“打伞妹”曹萍屹立在风雨中的娇弱身姿,定格成一座城市的精神;
那一晚,吴忠回族青年李潇、纳振东奋不顾身追赶歹徒,身中数刀,经过多米浴血拼搏,协助民警力擒劫匪;
那一天,银川全城“总动员”为宋玉儒小朋友寻找耳蜗,个小时,成就了“大海捞针”般的人间奇迹。
那一刻,4岁男孩被卡在防盗栏上,“托举哥”周波冒着生命危险,以背身托举撑起人间大爱……
温暖可以传递,爱心可以接力。花季女孩落入冰窟,西吉老汉李相文跳入冰凉浸骨的水堰,救人后,晕倒在回家的路上,幸而被好心人王辉、震湖乡卫生院医生高汉军相救。
银川个体工商户卢雪鹏,听到路人的呼救声,扔下怀孕六个月的妻子,只身勇斗歹徒,以平民英雄的形象,为和平年代涂抹了靓丽的色彩;
最美“的哥”陈学平,突发心肌梗塞,在生命最后一刻安全停车,避免了次生事故的发生,保护了乘客的安全;
23岁的小伙拜金仓,在新疆打工时勇救落水女童牺牲,青春永远定格在23岁,义举感动天山……他的生命虽然逝去,却如同一束焰火,放射出最壮美的光芒。
这些好人中,有一瞬间的选择,也有数年如一日的付出——
吴忠市裕西社区王兰花,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那里,被盛赞为裕西社区“一枝花”;
“回族妈妈”马志英,救助抚养了多名回族、汉族、东乡族、满族贫困女童和残疾儿童;
灵武市女教师王晓花17年如一日,坚持帮助3名姐弟求学,她还发起“晓花爱心促进会”,帮更多的贫困孩子圆梦;
医院护士虎蕊,8年如一日照顾汉族孤老赵志安,专门腾出一间房子把老人接到家里;
宁夏姑娘才思佳,在海南三亚读书期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小时,帮助过的孩子多人,获得三亚“道德模范”称号。
…………
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的人和故事。他们如夜空中的星,在各自的角落里散发着光和热。
(三)
宁夏温度,是浩浩天际里的一弯新月,散发着温柔的清辉;是茫茫暗夜里的一豆烛火,照亮近处,温暖周围;是辽阔大地上的一面镜子,折射力量,淘洗内心。
上个世纪60年代,宁夏综合地质大队宁一地质队钻机副班长孔宪诗在日记里写道:“我要向雷锋同志学习,学习他那高贵的品质,一心为革命的思想,党把我撒在哪里,我就在那里开花结果。”
年,石嘴山市青少年中心普通教师尚红燕悄悄立下誓言:每年拿出1万元作为慈善基金。尚红燕说:“慈善不是富人的专利,只要有心,人人可为。”
神华宁煤集团汝箕沟矿普通共产党员王峰带头成立义务帮扶小组,好事做了一箩筐,很多受助于他的困难群众多次问他:“你到底是雷锋还是王峰?”
这些活跃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的,融汇成宁夏好人的群像,如同飘落各处的蒲公英,播撒着爱的“正能量”,成为美丽宁夏的一道风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好人。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王峰说:“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你把一颗一颗的心掏出去,大家又将一颗一颗的心返回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不久前,西夏区惠民小区内,一个三岁男童头卡在窗户护栏内,是建筑工人李立川拉来梯子用双手拖住他的身体40分钟,等来了消防救援。
两年前,银川女孩李晶搀扶一位在车流中不敢过马路的老人,过往车辆主动停车让行。她被称为最美女孩获得全国网友点赞。
一年前,银川一企业突发大火,多名消防官兵奋战一线。90后女大学生王亚楠上午看见消防员在执行任务,下午依然在忙碌,便偷偷给他们点了外卖……
年,一条消息刷爆了宁夏人的朋友圈:“9月5日下午3时左右,家住银川市军干所的89岁抗战老兵高永福一家去照相馆拍照留念,返回时不慎将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编号为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丢失。最终,全城接力,纪念章回了家!
在石嘴山,15岁的中学生荐永坤每天背着患有先天性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无法走路的同学郭文暄去上课。
在吴忠,红寺堡普通的农民李耀梅,经历过大灾大难负债累累却从未放弃,一把把扎扫帚3年还清30万元外债,主动要求脱贫摘帽。
在中卫,残疾教师刘希章扎根乡村38载,拄着双拐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坚持谱写了一段无悔人生。
在固原,泾源县城关二小4年级(2)班的兰雪婷,为救溺水同学献出了花儿一般的生命。她生前在日记中写道:“妈妈告诉我,家里穷不丢人,丢人的是长大后没有一颗善良心!”
……
这些发生在宁夏的好人好事,说不完道不尽。这些故事,你也许听说过,也许已经忘却,但它们的的确确发生了,宁夏好人也真真实实存在着。
小到礼让行人,大到救人一命。这样的暖心事儿在宁夏各地各处,甚至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
城市的温度,源于自然之美,也源于风物之美,更源于人心之美。一张张薄薄的报纸不仅记录了出这座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也留下了一幕幕暖人的时刻。止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