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报
《地理学报》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地理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年创刊,是反映我国地理科学研究水平的学报级综合性学术刊物,也是我国地理类优秀核心期刊。是紧跟世界地理科学发展的步伐,保持着代表中国地理科学发展水平的学术性刊物。对我国地理科学研究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年来《地理学报》影响因子一直保持在全国科技期刊的前10位,地理学科排名第1位;引用频次在全国排名前50名,学科排名保持第1位;年《地理学报》英文版被SCI收录,年《地理学报》中文版被EI收录(回溯到年),期刊国际化取得了重要进展。主要刊登能反映地理学科最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综合研究进展,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研究前沿理论,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大应用价值的地理科学论文。
小编统计了《地理学报》-年出版的文章中,被引用率较高的的25篇文章,其中前10篇附上摘要以飨读者。被引量和下载量数据来源于CNKI,时限为年9月26日。具体如下。
[1]地理探测器:原理与展望
王劲峰,徐成东
(年01期;被引;下载)
摘要:空间分异是自然和社会经济过程的空间表现,也是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人类认识自然的重要途径。地理探测器是探测空间分异性,以及揭示其背后驱动因子的一种新的统计学方法,此方法无线性假设,具有优雅的形式和明确的物理含义。基本思想是:假设研究区分为若干子区域,如果子区域的方差之和小于区域总方差,则存在空间分异性;如果两变量的空间分布趋于一致,则两者存在统计关联性。地理探测器q统计量,可用以度量空间分异性、探测解释因子、分析变量之间交互关系,已经在自然和社会科学多领域应用。本文阐述地理探测器的原理,并对其特点及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以利于读者方便灵活地使用地理探测器来认识、挖掘和利用空间分异性。
关键词:空间分异性;地理探测器;q统计;类型量
[2]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
刘彦随
(年04期;被引;下载)
摘要:城市与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只有二者可持续发展,才能相互支撑。依据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学说,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是全新认知和理解城乡关系的理论依据。针对日益严峻的"乡村病"问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既是推进城乡融合与乡村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也是破解"三农"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探讨了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基础理论,剖析了乡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问题导向的中国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科学途径及研究前沿领域。结果表明:(1)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的对象是一个乡村地域多体系统,包括城乡融合体、乡村综合体、村镇有机体、居业协同体,乡村振兴重在推进城乡融合系统优化重构,加快建设城乡基础网、乡村发展区、村镇空间场、乡村振兴极等所构成的多级目标体系。(2)中国"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乡村地域系统可持续发展问题,当前乡村发展正面临主要农业生产要素高速非农化、农村社会主体过快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日益空废化、农村水土环境严重污损化和乡村贫困片区深度贫困化等"五化"难题。(3)乡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辅相成,乡村振兴应致力于创建城乡融合体制机制,推进乡村极化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构建乡村地域系统转型—重构—创新发展综合体系。(4)乡村振兴地理学研究应着眼于乡村地域系统的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探究以根治"乡村病"为导向的新型村镇建设方案、模式和科学途径,为实现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城乡融合系统;乡村地域系统;村镇有机体;乡村振兴极;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地理学
[3]中国县域农村贫困化分异机制的地理探测与优化决策
刘彦随,李进涛
(年01期;被引;下载)
摘要:农村贫困化是长期以来备受世界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