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天网守护百姓平安澎湃在线

北京哪里看白癜风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一个潜逃10年,一个潜逃12年,两个命案逃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会被公安机关会通过大数据应用、图像与视频智能深度融合技术“揪”了出来。

9月26日,银川市公安局图侦中心在前期大量梳理研判逃犯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图像预警、人像比对等工作,发现了因故意伤害致死案在逃10年的人员李某某,视频追踪基本确定其长期藏匿于兴庆区瓷砖市场一带,在经过大数据挖掘、关联碰撞分析后,兴庆公安分局刑警队接到指令,于29日11时将其抓捕归案。10月2日,图侦中心民警在重点梳理研判案件线索和在逃人员后,通过街面巡防系统成功锁定12年前命案在逃人员黄某某,在经过数据分析、视频追溯等工作后,将其锁定新华联附近,10月6日11时许,接到指令的金凤分局刑警大队顺利完成抓捕。

“神经末梢有了这样的精准指导,警力布放、勤务管理和警情趋势实现同频共振,我们侦查办案、治安防控更加有的放矢。”不少民警感慨说。

“‘十三五’时期是公安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五年,以基础信息化建设为龙头,以高度共享和智能化应用为核心,以公安大数据、云计算为支撑,以网络和信息安全为保障,公安信息化在全区布下一张智能‘天网’,如今,已在公安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见证这一切的公安厅科技信息化局局长周洪波说。

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银川公安高标准启动智慧防控系统建设。不久前,银川市公安局金凤分局上海西路派出所智慧防控系统接到一条警情指令:大阅城商业广场一辆电动车电瓶被盗。值班员接警后,立刻调集附近巡逻民警到场,并通过4G执法记录仪、警车图传设备进行监督指导。“真没想到,你们不到3分钟就来了。”报警人杨某对民警说。杨某的“没想到”,来自银川公安科技兴警带来的变化。智慧街面巡防、检查站管控、娱乐场所管控等智慧防控系统,让警力跟着警情走,实现了警情、警力、视频等执法资源实时在线展示,按照警情类别、发案时段自动向基层警力派发巡逻任务,实现了从常态巡防向精准巡防的跨越。

目前,全区公安机关高清视频监控实现了重点公共区域%全覆盖,重点行业领域的关键部位%全覆盖,交通干道重要节点%全程监管。

新技术、大数据让打击犯罪如虎添翼,更让立体化数字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走进快车道。

“过去,小区贴小广告、推销产品的人挺多,也挺乱的,现在感觉这样的人少了,我们从进小区大门到进单元楼门有人脸识别和密码,安全了很多。”就读于泾源县泾源一中初一的学生小马告诉记者。今年4月,固原市首个智慧社区项目在泾河社区落地实施。

泾源县公安局香水派出所泾河警务室民警马瑞介绍,智慧社区建设的一期工程设置了人像识别出入系统和人车抓拍系统,后台云中心录入了小区住户信息。小区业主“刷脸”进入,访客经授权才可进入,在发生可疑因素和需要调取数据时,后台可随时提供调取查询。

“警务室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让我们可以通过大屏监控和数据调取,随时对小区人口、车辆、出租房屋、重点人员实时精准掌握,做到‘人车房’的精细化管理。”马瑞说,小区内一旦有异常和可疑人员系统会预警,民警同时收到预警短信,社区民警和网格员及时前往核查处置、排除可疑情况。家住泾源县绿洲豪庭4号楼67岁的杨先生是独居孤寡老人,智慧社区系统一旦发现他两天未出门就会预警,警务室民警便立即前去核查,避免老人在家出危险。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宁夏公安不断满足群众多元需求,打造有温度的公共服务。目前,项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打包上网、全程在线,项做到“零跑腿”办理、90.5%实现“不见面”审批,公安机关网上服务事项数量位列区直机关首位,在公安部平台上线数达97项,位居全国第4、西北第1。

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中,石嘴山、吴忠等各“雪亮工程”示范和重点支持城市将其纳入本地民生实事项目,多方筹措、一体推进,各地财政已累计配套建设资金9.5亿元。截至目前,视频监控覆盖区域“两抢一盗”案件发案数明显下降,公安机关利用视频监控破获案件数达全部案件数的60%以上。

“公安大脑”敏锐聪慧、“感知触角”无处不在、“智慧社区”护佑平安……如今,上有“天网”,下有“地网”,公安机关将其有机结合,形成互联网+群防群治模式,盘活有限的警力资源,积极推动基层综治和社区警务深度融合,提高治安防控效能,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大幅提升。(宁夏日报记者刘惠媛)

原标题:《智能“天网”守护百姓平安》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328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