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M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4914.html
5月7日,泾源县召开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会。全县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各乡镇分管领导、文化站长共50余人参加会议。
自创文工作开展以来,泾源县按照“两馆(图书馆、文化馆)一站(乡镇综合文化站)一中心(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一大院(农民文化大院)”标准,不断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累计投资多万元,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7个,村级综合文化中心96个,农家书屋98个,文化大院15个,村史馆2个,民营文艺表演团体1家,初步形成了县、乡、村、户四级服务体。投资万元,建设泾源县新华书店及图书阅览室(龙乡书城),该项目已完成主体结构,预计6月底竣工;新时代影城已完成内部装修和设备调试投入使用;为农家书屋、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置政经、科技、生活等出版物7万余册、书架多组。深化打造和提升“广场文艺演出、送戏下乡、全民阅读”等文化品牌活动,每年开展送戏下乡、戏曲进乡村、戏曲进校园惠民文艺演出多场次,以各种节会、庆典为载体的公益性广场文化活动30余场次。精心组织歌舞、社火、曲艺等各类赛事活动,深入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服务活动,形成独具魅力的地方文化品牌,极大地丰富了城乡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完善公益电影放映体制,健全县、乡(镇)数字化电影放映网,按照“一月一村一场电影”的要求,组织8个放映小组每年放映农村数字电影多场次,观众达10万多人次。创作了小品《窗花与花儿》《夫妻进城》等一批富有时代特色和乡土气息的文艺精品。现代小戏《左邻右舍》被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列为年度小品小戏剧本孵化计划项目。积极扶持宁夏六盘山旅游演艺公司和泾源县六盘山秦剧团2家演艺团体积极开展文艺创作,其中宁夏六盘山旅游演艺公司创排的《红色记忆》和《柳毅传书》两支舞蹈分别获得年“欢乐宁夏”全区文艺会演创作类二等奖和三等奖。泾源县六盘山秦剧团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题材,以泾源地方小曲戏、秦腔、小品、快板等文艺节目为载体,先后创作了《有口说不清》《扫黑除恶为人民》《情系六盘》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深受群众喜爱。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培养基层文化人才,全县1万多名群众文艺骨干活跃在最基层,服务在第一线,积极培育本地文化企业。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扶持发展文化大院、非遗传承基地和非遗传承人,剪纸、刺绣、手工艺编织、根雕、陶器制作技艺、地方特色小吃等非遗项目已实现非遗保护和产业收益的双丰收。目前,全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项目1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项目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基地1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基地2个,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18人;固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名录项目15个,固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35人;市级文化大院8个,县级文化大院7个。县文化馆挖掘的“赶牛”、“打鞄牛”、“打胡墼”三个非遗项目参加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喜获一金两银。参加全区“我和我的祖国宁夏剪纸创意大赛”获得一金两银的好成绩。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主要是基础设施存在“硬伤”。目前全县乡镇文化站建设不达标,新民乡文化站目前借租乡镇畜牧站使用。泾河源镇、兴盛乡文化站至今空房闲置未运行等问题突出。公共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不足,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不足,文化人才严重匮乏,文艺精品少,综合服务能力不强,难以适应新时代公共文化新要求。乡镇文化专干基本上从事于乡镇其它工作,导致专干不专职,乡镇、村级文化活动开展的少之又少,配备的文化器材流失严重,资料文件更是没有留存,导致乡镇、部门软件资料缺失,严重制约了日常工作开展和免费开放常态化。会议强调,一是要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要突出重点、统筹协调,加快推进示范区创建工作。三是要强化督查、靠实责任,确保高质量完成创建任务。(禹慧慧/供稿何晓晴/编辑)本期编辑:文文化化
投稿邮箱:gyw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