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自治区成立60周年细作深耕培

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打造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吴忠市幼儿园的孩子们在做游戏。刘勋华摄于年10月陶乐县月牙湖陕西移民的子女正在自己办起来的小学里上课。刘勋华摄于年11月年的春天,乍暖还寒。刚开学,铁炉子已经撤掉了。中卫宣和羚羊小学的教室里,一双双小手筒在袖管里,抱在胸前。孩子们身前的课桌用土坯砌成,开学前,桌面上抹了一层薄薄的水泥,光溜溜的,但更觉冰凉。几位小同学的指节、指根关节处皴裂红肿,痛痒难忍,时不时要挠一下。而直到两年后,娃娃们才坐上学校不知从哪儿调来的旧木头课桌。艰苦的条件并没有阻挡住学生们上学的脚步和对知识的渴望。时间回到上世纪50年代末,条件更加艰苦。平罗县姚伏完小红领巾歌舞团的孩子们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练习唱歌。刘勋华摄于年3月“那个年代,西吉师范生吃了上顿没下顿,晚上只能用煤油灯照明。上学时最难熬的就是冬季。学校除了教师办公室和教室有一个泥土炉子外,宿舍不但没有炉子,炕上连铺的麦草都没有,有时晚上冻得睡不着,就到教室围着炉子取暖,坐等天亮。”西吉县年近八旬的退休教师马进财回忆,即使这样,在大家心里,有学上已经很“奢侈”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没学上”早已成历史,现在“上好学”成了百姓对教育的最大需求,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区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聘请高水平外籍教师,支持发展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欧美学校合作交流。图为灵武一中聘请的外教为学生们上足球课。记者韩胜利摄年,宁夏全面普及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年后,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实施“三免一补”、薄弱学校改造、优质教育资源扩面等民生工程,进城务工的随迁子女、留守儿童、残疾儿童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截至年,宁夏拥有各类各级学校所,学前教育、小学学龄人口、初中阶段、高中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81.46%、99.93%、.04%、90.33%和45.95%。在优质教育方面,宁夏也是卯足了劲。获得国家部级“优课”奖的吴忠市利通区裕民小学语文老师马娟,通过“宽带网络校校通”教学,除了本班的孩子外,裕民小学古城校区、地处利通区偏远乡村的扁担沟中心小学、以及泾源县黄花乡红土梁小学等3个学校的孩子们都能同步听到马娟老师的课。全区全面开展乡村音乐课堂活动。图为学生们学弹电子琴。李君杰摄宁夏山区的孩子们可以通过教室里的大屏幕聆听区内外名校的多位名师讲课,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而现在这样的情景,已成为全区学校的标准化配置。宁夏已率先在全国实现各学段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通过这种优质课及美术、音乐等课程的“专递”,有效解决了薄弱学校及教学点开不了课的问题,真正做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互联网+教育”,实现“校校用平台、人人用空间,堂堂用资源”。不仅如此,“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更取得了积极进展,宁夏大学成为部区合建高校,“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实验室”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宁夏医科大学获批部、委、区共建高校……当今校园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远程同步教学,与40年前、60年前相比,已是天壤之别。机器人教育有效提高了孩子们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机器人教育已经逐渐被大家所接受和熟知。图为年放了寒假的孩子们学习机器人课程。记者韩胜利摄教育大发展,人们的教育获得感明显提升,再也不会担心没学上、上不起学、吃不饱饭。宁夏已建立起各学段全程资助政策体系,近5年投入资金40多亿元,资助学生万人次,从制度上保证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个都不能少”,仅年,各级财政累计安排学生资助资金6.75亿元,资助各学段学生48.84万人次。国家营养午餐计划,让很多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学生们吃上了免费的营养午餐。图为年银川市良田镇幼儿园的孩子们得到热心人士的关爱,吃上了免费营养午餐。记者周丽芳摄营养改善计划每年惠及学生26万人,学生娃在学校就能吃到营养可口的早餐午餐,有鸡蛋、有牛奶。高校招生倾斜政策,让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持续增加。“技能致富”计划,将初中毕业未升入高中、高中毕业未进入大学的学生全部纳入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中职就业率达到96%,高职达到93%,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外人文交流项目至今累计派遣名高校、科研单位人员以及中小学专业课教师赴国外研修和访学。宁夏正逐步形成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教育对外开放格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兴,万业兴。宁夏教育正阔步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来源:宁夏新闻网编辑强欣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746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