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诗词歌赋中的固原,让你意会另一道别样

固原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历史古城,《诗经·小雅·六月》中的“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揭开了固原历史文化文献记载的篇章。数千年来,有关固原的诗词歌赋有数百首之多,隋炀帝杨广、王维、王昌龄、岑参、范仲淹,近代的谭嗣同,特别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等无数文人名士在固原这座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蜚声海内外的名篇,道尽了边塞的固原、历史的固原、文化的固原。让我们一起品味一下其中的一些代表性作品,在怀古中铭记诗词歌赋里的固原,在论今中意会那另一道别样风景!

诗经·小雅·六月

西周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四牡騤騤,载是常服。

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维此六月,既成我服。

我服既成,于三十里,王于出征,以佐天子。

四牡修广,其大有顒,薄伐玁狁,以奏肤公。

有严有翼,共武之服,共武之服,以定王国。

玁狁匪茹,整居焦获,侵镐及方,至于泾阳。

织文鸟章,白旆中央,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戎也既安,如輊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

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

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

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

《小雅·六月》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记述周宣王时期尹吉甫北伐玁狁的诗歌,通过对这次战争过程的描写,赞美了战争主帅尹吉甫的文韬武略、丰功伟绩和英雄风范。这也是固原第一次出现在文献记录之中。

尹吉甫(中华诗祖)

藏于博物馆西周铜簋

固原博物馆

汉饶歌·鼓吹曲

西汉

回中道路险,萧关烽堠多。

五营屯北地,万乘出西河。

作为中原自然屏障四塞之一的萧关,汉唐时就是军事要地,统治者曾派重兵驻守,保护古都长安。这首汉乐府即描述了萧关周围山头报信用的烽堠处处皆是,大部队出发迎敌的壮观场面。

悠悠萧关

汉代铜钟(现藏于固原博物馆)

咏霍将军北伐

南北朝齐梁·虞羲

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

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

凉秋八九月,胡骑入幽并。

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

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凉。

乘墉挥宝剑,蔽日引高旍。

云屯七萃士,鱼丽六郡兵。

胡笳关下思,羌笛陇头鸣。

骨都先自詟,日逐次亡精。

玉门罢斥堠,甲第始修营。

位登万庾积,功立百行成。

天长地自久,人道有亏盈。

未穷激楚乐,已见高台倾。

当令麟阁上,千载有雄名。

《咏霍将军北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文学家虞羲所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通过歌颂西汉名将霍去病受汉武帝指令,六次击败匈奴,保卫汉朝边境安全的功绩,表达作者自己愿意为国效命、马革裹尸的壮志豪情。这首诗选自《宣统固原州志》(《民国固原县志》亦收录此诗)。

南北朝·北魏龟形铜灶

开凿于南北朝时期的须弥山石窟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年)吐蕃发兵攻打唐属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开元二十五年(年)春,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蕃军。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奉使凉州,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

王维萧关寻边

萧关遗址文化园王维《使至塞上》碑

饮马长城窟行

隋·杨广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文选》五臣注说:“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按照史料综合推测此处所说长城窟应当在今固原各战国秦长城某处。此题现存有许多作品,本篇为隋炀帝皇帝杨广所作,是这个题材中的名篇,当时隋炀帝杨广西从今西宁经扁都口巡视张掖,路过当时的固原,作饮马长城窟行,本诗30联,此处节选其中8联,让大家一略杨广一代帝王的雄浑诗风。

隋炀帝杨广

固原境内的战国秦长城

胡笳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

唐·岑参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

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

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

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

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遥望陇山云。

边城夜夜多愁梦,向月胡笳谁喜闻。

唐玄宗天宝七载(年)八月,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充河西陇右军试覆屯交兵使,前往河西、陇右(在今陕、甘交界区域)一带。临行前,当时在长安的岑参写了这首诗赠他,此诗提到了萧关,充分的体现了岑参边关诗人的特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关心。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

固原市泾源县萧关古城遗址

送少府田中丞入西番

唐·姚合

萧关路绝久,石堠亦为尘。

护塞空兵帐,和戎在使臣。

风沙去国远,雨雪换衣频。

若问凉州事,凉州多汉人。

姚合(约-约)中国唐代著名诗人。与贾岛友善,诗亦相近,然较贾岛略为平浅。世称姚贾。擅长五律,以幽折清峭见长,善于摹写自然景物及萧条官况,时有佳句。通过这首诗可以判断出此时的萧关周边形势较为缓和,人民生活较为安定!

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姚合

具有汉唐风韵的萧关遗址文化园

塞上曲

唐·王昌龄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沙尘老。

不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边关诗是王昌龄非常擅长的诗种,八月的萧关古道正是秋意日寒的时期,有慷慨悲凉的建安遗韵;写戍边征人,又有汉乐府直抒胸臆的哀怨之情;同时讽唐代喻市井游侠锦衣少年的浮夸风气!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

冬日萧关

使过弹筝峡

唐·储光羲

鸟雀知天雪,群飞复群鸣。

原田无遗粟,日暮满空城。

达士忧世务,鄙夫念王程。

晨过弹筝峡,马足凌兢行。

双壁隐灵曜,莫能知晦明。

皑皑坚冰白,漫漫阴云平。

始信古人言,苦节不可贞。

弹筝峡,一名金佛峡,俗名“三关口”,在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东南55公里。峡中有金装佛,故名金佛峡。其峡长10公里,两山壁立,峡势险窄,水从中流,触石筝筝有声,如弹筝然,故名弹筝峡。相传六盘、瓦亭、萧关为三关,斯地居其中,故曰“三关口”。从诗题看,这首诗是作者出使西北边地路过弹筝峡时所作。储光羲(约—)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21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