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进行时丨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始终关注着

编者按: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于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将于3月4日在北京召开。过去一年,住宁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履职成效如何,今年又将带去哪些建议?近日,人民日报社宁夏全媒体中心推出《人民巷会客厅·两会进行时》特别栏目,与代表委员们面对面,一起听听他们的讲述。第二期,我们邀请到的是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村民马慧娟。她讲述了自己的履职经历,以及今年带来的建议等。“今年两会,我准备的建议是把红寺堡区创建成为国家级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村民马慧娟说。红寺堡区是全国最大的异地单体生态移民扬黄扶贫集中安置区,于年开发建设,年设立市辖区,搬迁安置移民23万人。年3月,红寺堡区退出贫困县序列。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村民马慧娟(右)做客人民巷会客厅。人民网高嘉蔚摄“在二十几年的发展中,红寺堡紧跟时代步伐,在年实现了脱贫摘帽,告别了贫困,迈向了新的征程。”马慧娟说,红寺堡区为全国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问题创造了有益经验和好的做法,应该介绍给全中国和全世界,让人们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马慧娟是易地扶贫搬迁的见证者、亲历者、记录者。年,马慧娟从宁夏固原市泾源县黄花乡一个叫黑眼湾的村子,搬迁至了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搬到红寺堡后,马慧娟每天除了干活,就是操持家务,只有在休息的时候,拿出手机写上一段文字。每天坚持写一点文字,日积月累,马慧娟写出了名声,成为了读者心目中的“拇指作家”。“从开始写作到后来作品发表,也经历很多艰难。”马慧娟说,在农村,老百姓认为写作是一件与农民无关的事情,不值得去“捣鼓”。不被理解的马慧娟,也不反驳,只是默默地去写作。走进公众视野后的马慧娟,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乡亲们很惊讶。“他们说,没想到你一个驴背上长大的姑娘,现在要坐着飞机去北京。”马慧娟说,她的母亲为她高兴,她的嫂子为她骄傲,村里的妇女看到了希望。“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一年,大家听说我要上两会了,问我去北京能不能见到总书记,希望把大家伙的问候带过去。”马慧娟说,村民们表达了自己的诉求,觉得文化阵地建设得很好,但还缺一些具体的文化活动,希望我能代表大家在会上说一说。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玉池村村民马慧娟(右)做客人民巷会客厅。人民网高嘉蔚摄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要与老百姓沟通交流,收集民情民意,然后写成建议带到北京去。“口头表达能力不行,怎么办?”马慧娟说,她只有不断地去学习、去锻炼,慢慢地,就能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说出来了。“从一个写作者到全国人大代表,是一个从‘小我’到‘大我’的转变过程。”马慧娟说,以前她只关心自家的一亩三分地以及牛羊、土地和亲戚邻里关系。自从有了全国人大代表这个身份后,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593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