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满不满意,是检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的关键。泾源县公安局新民派出所在开展教育整顿过程中,始终将“为民服务”,解决群众“急难堵盼”问题作为检验队伍教育整顿成效的抓手,通过“抓小事、破小案、调解小纠纷这些小事情,去赢得群众的满意,将队伍教育整顿实践成果转化为提升服务群众效能。
——把小事当大事办。4月1日,新民派出所民警在走访群众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有群众反映新民乡王家沟疫情防控检查站旁边的树苗地里偶尔有扔弃的杂物,对环境卫生造成影响。听到群众的反映后,民警立即到现场查看,这些杂物虽然不是由检查站工作人员造成的,但是确实对环境造成了影响。民警立即组织人员对该树苗地进行清理,对检查站周围环境进行大扫除,一个简单的行为,赢得群众的认可。
虽然是一件小事,但从小事中能反映出大道理,由于平时工作中的疏忽大意、不以为然会伤害到群众的感情,只有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办,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满意。
——破获小案件赢得大民心。4月2日,新民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S25泾华高速公路C合同段45公里处,活动护栏防眩板和反光膜被破坏。接到报警后,民警立即出警,经过调查,高速公路28块活动护栏防眩板、8片反光膜被破坏,造成一定的损失,新民派出所立即立案查处。通过民警现场分析,应该是高速公路附近村民所为,经过2天的排摸走访,一条线索反映到民警的耳中,该村一名聋哑残障人员有破坏嫌疑,民警立即赶赴嫌疑人家中,在嫌疑人的居住地发现高速护栏防眩板,由于该嫌疑人是残障人员,无法进行问询,派出所民警立即联系报警人,将案件查处情况进行告知,将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理。报警人高兴的说道:“我们自己都觉得这个案子不好查,没报什么希望,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查清楚了,感谢派出所的民警,你们辛苦了,鉴于嫌疑人是残障人员,我们也不追究了”。
案再小,关乎群众的利益和安全,认真对待群众的每一个报警和求助,加强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小案件的查处,才能让群众深切的感受到执法机关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才能真正构建起和谐的警民关系。
——解决小纠纷体现大情怀。近日,新民派出所民警在进村入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时了解到,杨堡村的马某和张某是邻居,以前关系还不错,可是今年为了盖房子的事情,两家现在是一个看一个不顺眼,在一条过道的问题上双方寸步不让,导致房子迟迟盖不起来。
此类矛盾如果不及时调解,极容易引发民转刑案件。第一次调解,民警耐心听取双方当事人的各自的说法,安抚双方情绪,给双方当事人讲道理、讲法律、讲政策,近两个小时的调解,双方均不让步,调解失败;第二次调解,民警联合司法所、乡干部共同调解,大家通过讲“六尺巷”的故事、讲身边发生过类似的矛盾引发的后果,又是两个多小时,双方还是各执己见,无功而返;第三次调解失败、第四次调解又失败,直到民警第五次到双方当事人家中的时候,当事人张某被感动了,“因为我们的矛盾,你们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的来化解,真是太麻烦你们了”,张某当即表态,可以让出二分之一的过道地基,把这个事情了结了。另外一方当事人看到对方表态,看到民警这么热心,也终于同意了调解方案。一起纠纷,经过民警多次的耐心的调解,最终化解成功。
在基层,民警更多处理的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只有从小事做起,把小案破好、把小纠纷化解好,把老百姓的事挂在心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才能赢得群众的满意。
原标题:《办“小事”、破“小案”、解“小忧”,赢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