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行散记三游火石寨随想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210/5218643.html
边塞行散记(三)——游火石寨随想

(年07月20)

《山海情》花儿一唱天下春

游火石寨纯属旅行途中的临时想法。

年7月22日、23日借旅游的机会绕道隆德县、西吉县,起初的想法不是为了游山玩水,不是为了看旅游景点、景区,而是为了了却多年的的心愿,放下心中的执念。主要想体验西海固最贫穷的西吉、海原县人们到底贫苦到了什么程度,亲身感受西海固贫瘠的生存环境。时间允许,再去西吉县党家岔看看年海原大地震形成的世界第二、亚洲第一的堰塞湖,即震湖,看完震湖沿乡道或县道到海原县西安古镇看看海原大地震遗址(古西安州城垣遗址)。

?

然而,走着走着,就偏离了原有的想法。

原计划22日西安出发直抵西吉县城,途中因参观王洛宾文化园、六盘山红军长征景区耽误了时间,在隆德县城住了下来,第二天才赶往西吉县。

去西吉县是一次释放情感的旅行。?

年前后,偶然间看了张承志的小说《心灵史》,尽管对作者的价值趋向,偏激、偏执的宗教情结,讴歌赞美血腥的的宗教战争极不认可,但被小说诗歌般的语言,史诗般的故事情节,深邃的哲学内函所吸引,觉得小说中的每句话似乎都是名言警句,反复阅读了这部小说。被西海固生存环境的贫困苦瘠和教徒近乎狂热的信仰献身精神而深深感动,一直想往体验西海固最贫苦山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

??

西海固地区干旱少雨,苦甲天下,上世纪七十年代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认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地区之一。今年初,追剧《山海情》,被剧情深深打动,有时情不自禁的泪流满面。剧情反映的是西海固九十年代以后的扶贫故事,当地还有一家人穿一条裤子,一人出门其他人只能躺在被窝里,生活苦得令人难以置信。六七十年代陕北也少衣缺食,还不至于一家人穿一条裤子,借别人衣服支撑门面道是司空见惯。陕北农村走出来的中老年人,对苦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山海情》把情绪一次次的带回到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积压心底的贫困记忆一再被激活,不断激起游访西海固,特别是西吉、海原县的冲动。

六盘山沿途拍摄??

我一直以为西海固是指西吉、固原、海原三县。这次才搞明白了西海固泛指宁夏南部的西吉、海原、固原(现原州区)、泾源、隆德、彭阳六县(区)以及同心县的一部分。出了平凉市到了西海固泾源、隆德两县,沿途触目之处,植被茂密,村镇青砖瓦房焕然一新,与南方山区比也不逊色;比陕北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川宽坡缓、林草茂盛,农耕条件明显好于陕北。隆德县再往北进入西吉县境后,虽然已经看到不茂密的森林,大地依然绿草茵茵,川道变得更开阔,山坡变得更平缓,沿途村庄明显增多,村社整洁美丽,觉得自然环境还是好于记忆中的陕北老家。看来《山海情》中的涌泉村的泥土房子,泥泞小路,黄沙飞舞,已成了历史。《心灵史》《山海情》所描写的绝伦贫困,恐怕只有西海固经过贫困的人们才能体会到。?

隆德县城全景

?

隆德人的母亲河渝河流经县城

?

来到西海固,来到西吉县,看到的是另一派景象,已经无法体验到什么是贫困了。未能体验到贫困也不觉得遗憾,只有庆幸。庆幸自己看到了一个不曾想到的西海固,不曾想到的西吉县,颠覆了几十年来对西海固的印象。来西吉县一次也不容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既然没有体验到贫困,也不枉此行。离宁夏著名风景区火石寨国家地公园不远了,不去看看也挺可惜的,临时决定游览火石寨。返回西安后,后悔未在西吉县住一晚,去看看党家村震湖和海原大地震遗址。

??

西吉县城

?

西吉县新城一角

?

西吉人的母亲河葫芦河

?

火石寨风景区位于西吉县火石寨乡,属于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火石寨有人称“中国最壮美的丹霞地貌”“中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中国丹霞地貌分布甚广,特点各异,哪里是中国最壮美的丹霞地貌,各人感觉不一,应该各有千秋,难分伯仲;至于是不是中国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本人末到过科罗拉多大峡谷,不敢妄加评论。火石寨的确很美,有方山、丹峰、赤壁、丹崖、奇洞、石柱以及陡崖深谷等奇特景观,美的让人流连忘返。未去过火石寨的网友不妨点击连接看看详细介绍。

火石寨丹霞地貌范围及旅游线路示意图

?

火石寨景区南门

?

火石寨景区有南北两门,景区泛围比较大,景区介绍的不少景点不在旅游线路附近,供游客游览参观的主要景点有云台山、穆柯寨、地质博物馆,连接三地之间的是情人谷、丁香谷。南门旅游线路:南门→云台山停车场(1.2公里,景区观光车到此,亦可步行)→云台山金顶(攀岩而上米左右,不宜攀岩者步行1米左右)→穆柯寨(步行1米左右情人谷)→地质博物馆(途经1米左右的丁香谷,可乘景区观光车,亦可步行)→南门(乘观光车6米左右);北门旅游线路:北门→地质博物馆→穆柯寨→云台山金顶→云台山停车场→北门。观光车司机同时承担沿途风景、主要是奇峰异石的讲解。

火石寨景区行走路线纪录

?

火石寨风景区商业气息不浓,当天游客也不多,比较符合我的旅游情趣。聪明的人类让火石寨完全拟人化了,感受颇深的是火石寨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都赋于了生命的意义,我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差,那些动物化了的山峰、巨石,别人都说栩栩如生,我怎么都和这些动物联想不在一起。云台山右侧不远处是鹰蛇峰,我怎么都看不出是鹰和蛇,更看不出互相对峙,蓄势待发。我看到的就是两处大石堆,既然是石头,当然“谁也战胜不了谁,千年不老,万年不朽”。云台山是火石寨景区最重要的景点,云台山上生长着做扫帚的毛竹,亦称扫帚岭,山上有真武神庙,俗称西武当山。好多游客先游鹰蛇峰再游云台山,我也想上鹰蛇峰凑凑热闹,担心体力不支,害怕影响后面的游览,只能望山兴叹。

鹰蛇峰

?

云台山丹崖石瀑

?

刀背岭

?

云台山垂直高度米,沿东北方向前行米,映入眼帘的是壁立千仞,岭如刀削的刀背岭。刀背岭右侧小路上行不足百米,出现景区分路指示牌,一头指问悬崖栈道(云台叠翠),一头指向情人谷,指示牌提示小孩老人和有高血压、心脏病等,走情人谷方向线路。我坚持要走栈道,夫人坚决不同,只得半途“分道扬镳”。我从栈道战战兢兢走到第一个洞穴(名字未记往),正在石阶上休息,金顶下来一位聋哑游客,我比划着问我能不能上去,聋哑游客直摆手,并不停比划,我明白了大致意思,无可奈何的原路返回。夫人以胜利者姿态教训起来了,“好汉逞不了吧?我就知道你没上去的本事!”

云台叠翠:云台栈道和石窟掩隐其中

?

云台栈道(休息折返)

??

半途而废,心有不甘。

望着云台山的金顶和通往望霞亭的玻璃栈道,仰天长叹——我老了!看来今生今世再没有机会和能力亲临“云台叠翠”东西长约米的石壁栈道,永远无法亲眼看到玉皇阁、大佛殿、菩萨殿、牛王殿、万寿宫等30多处洞窟了。沿着景区指示的情人谷方向路线,行走米左右登上了望霞亭,再次瞭望金顶和玻璃栈道,心里质问自己:小时候漫山遍野跑来跑去,悬崖峭壁没有不敢去的地方,中年后反而得了恐高症,经常在梦中惊醒。现在,景区安保措施那么到位,那么多人敢去的地方,自己反而不敢去了,应该是胆子变小了,把命看的太贵重了,责怪自己真没出息。

云台栈道返回

?

云台山金顶玻璃栈道

?

云台山金顶

?

沿山脊而下,米左右是情人谷入口处。我猜想,情人谷应该是后来起的名字。这里生长着一大片的白桦林,人们常常用白桦树的坚韧和挺拔来表示爱情的忠贞不渝。这条沟有白桦林,再所难免的要肩负起凄美爱情故事的传说。情人谷坡度不大,出了情人谷就到了穆柯寨。

?

穆柯寨座落在三面陡壁断崖的小山?,游人可在寨门外的小广场休息和简单用餐。寨子新建了寨墙寨门,寨内绿草如茵,可以看到许多具有人文意义的奇峰异石,如金鹏大鸟化成的滴泪崖、穆桂英化成的人面狮身巨石等。穆柯寨在我看来,正是绿林好汉长期占山为王的绝佳之地,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万一失守,长期被围,也可分散攀岩逃走;但不宜大军驻扎,四方绝壁,一旦久困,部队无法集体突围,面积也不大,也住不了多少部队。

北方地区叫穆柯寨的地方比比皆是,或多或少都与穆桂英的传说有关,那处是真,那处是假,恐怕穆桂英再世重生也被弄糊涂了。穆桂英和杨宗保本来就是戏剧虚构的人物,相传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前在此驻扎军队,没有必要深究细问,也大可不必当真。“风景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要想有看头、有听头,总得找些由头,全国各地自然风景区概莫能外。景区或导游除了介绍自然风光外,就是讲一些娓娓动听的凄美爱情故事、感天动地的神话传说、各类名人的历史典故,让人真假难辨,无从考证;谁也搞不清楚是源自古老的历史传说,还是当代人为打造景区编写的故事。可悲的是不少游客把景区听到的故事当作历史事实。

穆柯寨

?

穆柯寨人面狮身

?

穆柯寨是返回景区南门的观光车乘车点,大部分游客乘观光车直接返回南门,也有少量游客乘观光车或经丁香谷步行到地质博物馆参观。我对花草兴趣不浓,丁香谷的丁香又过了开放季节,再加之地质、地理知识匮乏,对参观地质博物馆也没有多大兴趣,坐观光车直接返回南门。

骆驼峰

?象鼻峰?

火石寨游览结束后,总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除了遗憾未能登顶云台山金顶和观看栈道上的道教石窟外,有些问题一直很纳闷。火石寨景区的道教石窟定福宫的财神赵公明是回人,不食猪肉。赵公明早在西周就被《封神榜》封为财神爷了,当时伊教还未诞生,赵公明怎么可能成了回人不食猪肉呢?“每祀以烧酒牛肉,俗谓斋玄坛”。云台石窟始凿于南北朝时期,兴盛于隋唐,清代同治年间横遭兵劫,语焉不详,让人不由得想起那场令人痛彻心扉的种族冲突和血腥屠杀。穆柯寨的传说和真实的大石城之战的历史,让人想起祖先之间的杀戮和人类之间的野蛮和残忍。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火石寨不远处的夏寨还上演了宗教(张承志讴歌的红脖子教)内部纠纷引发的武装械斗、造成死伤惨烈的人间悲剧。

生活在和平的阳光下真好,现在佛道伊三教在火石寨和睦相处,回汉亲如一家,火石寨成了不同民族、不同信仰者朝拜修心的圣地和乐土。我虔诚地祈祷不同信仰者心中的神灵共佑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和睦相处,永远脱离贫困!永远忘记仇恨、放弃偏见!永远远离战争。

追逐流逝的岁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6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