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治理织就全民抗疫之网

北京什么医院湿疹好 http://m.39.net/pf/a_8839620.html

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香缇湾小区保安在门口值守。新华社记者谢建雯摄

新华社银川2月5日电(记者何晨阳、马丽娟、谢建雯)“不出十五还是年。”在不少中国人看来,农历正月十五未过,春节的氛围仍在。今年,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香缇湾小区居民闽贵颍度过了一个“不拜年的春节”。

为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春节期间闽贵颍很少下楼,即便扔垃圾,也要戴好口罩才出门,与人寒暄时会主动保持一米开外的距离。

为有效防控疫情,中国开始倡导春节期间“不串门、不聚餐”,并出台多项措施。社区、村组是疫情防控相关政策措施抵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能否在终端彻底阻断疫情传播链条,成为对中国基层治理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

“在社区干部的指导下,我们除了劝阻居民不要走亲访友,还要给进入小区的车辆消毒,为大家量体温,并做好登记。”香缇湾小区保安唐存理说。

唐存理已经连续在小区入口处坚守了十多天,他和同事两班倒,24小时值守。“现在,居民会把买的东西放在大门口,我们消过毒后,再来取走。”唐存理说。

在小区门口防控疫情的同时,在宁夏银川、陕西西安等中国多地社区,还通过网格员逐户摸排等方式,确保返乡人员和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能够居家隔离。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百泉社区,网格员在入户排查信息。受访者供图

“对密切接触者,我们为每名隔离人员安排镇街干部、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工作人员各1人进行生活保障,每天3次测量体温,并保证米面粮油等物资供应。”银川市金凤区政府工作人员沈建设说。

在村委会、居委会等基层组织和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的号召下,不少村民和市民也自发参与到战“疫”之中,共同织就全民“抗疫之网”。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村口进出登记处,进村人员要量体温,车辆要消毒。新华社记者马丽娟摄

固原市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位于宁夏西海固地区。村民韩满禄每天都戴着口罩,给包括自己家在内的相邻五户人家的家庭成员,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并宣传防护知识。

“我们五户家里都有从外地回来的家庭成员,他们正在居家隔离中。我是这五户选出来的,每天把健康信息上报给村民小组长,组长再报给村支书。”韩满禄说。

冶家村村主任冶哈散说,村民以亲情乡情为纽带,进行自我管理,确保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在银川市金凤区,不少居民还自发组成了志愿服务队,在小区内外张贴疫情防控宣传标语。不便外出的人则借助网络“不见面”创作疫情防控微视频、微口诀等。“社区是疫情防控的重点难点,防控工作顺利进行离不开居民们的主动配合。”沈建设说。

宁夏固原市泾源县百泉社区,网格员在小区张贴防疫宣传页。受访者供图

不仅是宁夏,在甘肃、河南、陕西等多个省份的社区、乡镇街道,不少居民自发通过大喇叭、新媒体平台等载体,通过制作“土味”标语、地方戏曲唱腔填词等方式,向身边人及时传递疫情的相关信息和科学防控措施。

在一些学者看来,社区和乡村迅速凝聚起齐心战“疫”的“硬核”力量,来源于多年来的中国基层治理成效。

宁夏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所长李保平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能够调动起全国人民共同抗疫,这样的基层治理能力与治理成效让我们有信心战胜疫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74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