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源县地处六盘山东麓腹地,是宁夏的南大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属低山丘陵区。素有“秦风咽喉,关陇要地”之称。年,因泾河发源于此而改称泾源县。泾源县历史文化悠久,黄帝、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历史名人都曾在此留下深深的足迹。全县群山环绕,众水交汇,空气湿润,自然旅游资源和气候适宜,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宁夏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森林水源涵养地。全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30余处,有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和西北地区“小九寨”之美誉,荣获“中国最美生态休闲旅游名县”、“中国最美休闲度假旅游名县”、“全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连续五年荣登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榜。
老龙潭俗名"泾河脑",位于泾源县城南20公里处。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天然水塔。老龙谭不仅以湍瑞清澈之态,百泉汇流之势而闻名,也以其雄险的风韵,美妙神奇的传说著称于世。老龙潭峰环水抱,山势峡窄,峭壁嶙峋,崖势曲斜而陡峭。水波汹涌,潭水翻滚在深邃莫测的石槽里,水浪激石腾飞,风吼雷鸣。周围群山突起,峰峦叠嶂,悬崖松茂,流水清清。每逢春夏季节,波光暗绿,水激流滚,林海深处,水雾弥漫,飞瀑直泻。峡中石峰林立,钟灵毓秀,清洌的泾河水,经潭而出,似银龙腾舞。近看狂涛巨澜腾天,银花四溅;远望飞泉击石,浪卷竹帘。
为了医院的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推动宁夏地区血液系统疾病规范化诊治的健康快速发展,继“重拾‘童’心,趣谈‘浆’来”---医院学术交流后,医院院长李福祥及院领导班子成员的热忱邀请,年7月24日,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冶医院做题为“同进步,共成长---认识血液病巡讲泾源站”学术交流活动。参加会医院医务人员余人,医院副院长陈建云主持。
首先冶秀鹏深入浅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单讲述了临床上常见的容易被忽视的贫血话题,贫血是一个临床综合征,但常常因为贫血症状较轻而易漏诊贫血背后的“故事”,医院就诊而延误病情。早期发现贫血背后的“真凶”,走出“贫”困,精准脱”贫”迫在眉睫!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已位居血液恶性肿瘤第二位,这种病隐匿性强,发病症状千差万别,误诊率高,大多数病人都在其他科室多次辗转。主要临床症状有:1.骨痛和病理性骨折:骨痛是多发性骨髓瘤的主要症状之一。疼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时可导致病理性骨折甚至瘫痪。2.反复感染: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尤以肺内感染和泌尿系感染多见。病毒性带状疱疹也容易发生,尤其是治疗后免疫低下的患者。3.贫血及出血倾向:贫血程度不一,一般病程早期较轻,晚期较重,甚至还可出现血小板减少,引起出血症状。4.肾脏损害:肾脏病变是本病比较常见而又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有尿蛋白、水肿甚至肾功能衰竭。5.高钙血症:高钙血症可引起头痛、呕吐、多尿、便秘,严重者可出现心律失常、昏迷甚至死亡。6.高黏滞综合征:表现为头晕、头痛、眼花、视力障碍、肢体麻木、肾功能不全,严重影响脑血流循环时可导致意识障碍、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7.淀粉样变性:受累的组织器官常较广泛,舌、皮肤、心肌、胃肠道、周围神经等均可被累及。
由于多发性骨髓瘤容易漏掉,首诊常常在骨科、肾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及心内科等科室。他教大家怎样早期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将这种疾病诊断用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进行讲述并分享了几例容易漏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极大的激发了大家学习的兴趣。
最后他进一步强调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匿,骨痛是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对于老年人,骨痛绝对不可忽视,如果同时又出现不明原因贫血,肾功能异常,反复感染等症状,在常规治疗无效后,就应该考虑多发性骨髓瘤的可能,要及时到血液专科就诊。
一个人可以骑的很快,一群人才能骑的更远,一群人,一条心,同进步,共成长,一定赢。共勉。
医院始建于年,0年挂牌成立泾源县孕产妇急救中心,8年迁入新址,年经自治区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委员会评医院,目前是全县唯一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急救、教学为一体的国医院,承担着泾源辖区近12.5万群众的医疗、保健和急救任务。医院各项功能齐全,建筑分为门诊部、医技楼、传染科、行政办公楼、中医科综合楼、内儿科综合楼、妇外科综合楼、急救中心等,目前编制床位张;医院开始实行同工同酬。全院总职工数为人。全院正高级职称2名,副高级职称人员29名,行政后勤高级工4名。医院目前配备院长、党支部书记各1名、业务副院长5名、党、工会组织健全。医院拥有美国GE8排螺旋CT、16排螺旋CT,德国西门子DR、深圳安健DT动态DR、深圳迈瑞DC-8EXP智蕴全数字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长春迪瑞CS-B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深圳新产业MAGLUMI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北京赛科希德SF全自动凝血检测仪、日本奥林巴斯胃镜、肠镜、腹腔镜、KF-0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机、呼吸机、除颤仪等先进医疗设备,配备万级及负压层流手术间3间。
医院血液科成立于年。拥有专科实验室,常规开展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检测技术。对急性急性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骨髓增生异常/骨髓增殖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及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等疾病有成熟的诊治经验。年率先在西部地区常规开展骨髓活检塑料包埋病理诊断技术,填补了我区此项技术空白,是科室特色诊断技术。科室现有床位45张,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5名,其中8人具有硕士学位。科室为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院血液病专业硕士点,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我科多名医生先后在“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完成进修学习,使科室诊疗水平明显提高。
科室在、连续两年在“医院血液科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宁夏地区排名第一。近年来承担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自治区对外合作项目、中央高校重点基金、教改等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科研文章60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中华级10篇,另有多篇科研成果待发表。科室包慎主任医师参编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实用血液病病理学》1部、《实用血液病骨髓病理学彩色图谱》1部。
作者简介:冶秀鹏,硕士研究生导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第十届青年委员会委员,宁夏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宁夏医师协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宁夏医师协会输血分会委员。致力于骨髓衰竭性疾病、慢性骨髓增殖性肿瘤临床诊疗研究及循证医学研究工作。年9月—年9月作为中组部第十四批“西部之光”项目计划在医院访问学习。承担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高校重点基金项目及教改项目5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科研文章30多篇,其中SCI收录2篇。
感谢您的阅读,感谢分享到朋友圈。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