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银川5月24日电(记者苏醒)信贷资源短缺、信贷产品单一、缺少担保、抵押物不足……一直以来,农业经营主体在享受金融服务上存在诸多短板。近年来,宁夏金融系统聚焦金融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创新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抵押质押物范围、完善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提升农业保险服务能力等举措,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点餐式”金融服务满足差异化需求
迈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农村产业发展开始从小而散向规模化生产转变,涉农贷款的服务对象也随之发生改变,呈现出由此前的小农户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变化。
针对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化龙头企业、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等不同客群、不同场景客户融资需求,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创新推出了多种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探索出“点餐式”金融服务的新模式。“服务对象变得多元,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就更多元,倒逼我们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隋生秀说。
最高授信3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黄河农e贷”和纯线上增信贷款“兴农e贷”,满足种养殖大户发展产业的临时性、季节性、周期性融资需求,但可能无法充分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贷款需求。于是,“富农贷”“小微通”等产品便可作为补充,帮助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补齐设施设备、冷链物流、产地初加工和产品销售等短板,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高的融资需求。
不仅如此,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还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身定制了专属信贷产品。通过挖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上下游供应链的交易记录、资金往来、水电费缴纳、员工工资发放等信息数据价值,综合评判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情况、经营情况和风险情况,该行创新推出适用于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农业生产托管贷”产品。截至4月末,该行全系统已为64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放贷款万元。
除了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区分行也结合宁夏产业特点,加强信贷产品创新推广。“我们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量身打造‘特色产品’,创新推出了枸杞e贷、滩羊e贷、硒砂瓜e贷等四大模式18个子产品,基本实现了对宁夏优势特色产业的全覆盖,支持地方产业发展,助力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农业银行宁夏区分行副行长杨少晶说。
拓宽抵押质押范围唤醒“沉睡资产”
在农村有句老话说,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一直以来,缺乏抵押质押物是涉农企业面临的一道“坎”,除传统的土地、厂房等固定资产外,他们手中拥有的大量资产不能作为有效抵押物,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村产业的持续发展。
年,宁夏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动物活体抵押贷款服务指引》,明确贷款申请人是在宁夏境内具有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并鼓励优先开展奶牛、肉牛、滩羊、生猪等活体抵押业务,为盘活农业资产,满足产业融资需求提供了指引。
奶牛等生物活体纳入抵押物,只是宁夏动产担保物范围扩大的一个方面。大型农机具、温室大棚、养殖圈舍……越来越多的“沉睡资产”得到有效盘活,拓宽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渠道,为企业融资带来便利。
今年以来,宁夏又先后出台了金融支持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四权”改革的政策意见,探索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农地使用权、林权和用水权等抵押融资。
年11月,固原市泾源县颁发宁夏首张用水权证,随后宁夏银行以“用水权证”为质押,向宁夏泾源县兴盛乡下金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发放宁夏首笔用水权质押贷款万元,实现了水资源向“水资产”的转换。同年12月,固原市彭阳县草庙乡张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等2家涉农企业和11户村民,以山林权为抵押物获得了共计万元的银行贷款,实现了“活树”变“活钱”,“青山”变“金山”。
“担保+保险”兜住农业经营风险底线
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大、面临市场与自然双重风险、需要多样化保障的特点,宁夏通过建立完善政府、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银行、保险公司等共同组成的风险分担机制,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兜住经营风险底线。
年,宁夏财政厅制定了《关于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资金作用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要聚焦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重点支持单户担保金额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构建完善融资担保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合理分担风险的合作机制。
借助这一风险分担的合作机制,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持续加强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合作,有效解决了该行万元以内的种养殖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贷款准入难、缺乏有效抵押担保、信用贷款额度低等问题。此外,该行与多家担保公司达成协议,以批量授信、集中审批方式,有效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难、贷款难问题。
在风险分担机制中,保险的作用也同样重要。宁夏地方金融监管局副局长任文斌介绍,宁夏将政策性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层次、多元化风险保障需求。政策性保险覆盖主要粮食作物和枸杞、酿酒葡萄、肉牛、滩羊、奶牛等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并进一步开发牛奶价格保险、蔬菜价格保险、马铃薯价格保险等新型农业保险产品,使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损失也得到有效保障。其中,购买政策性保险,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只需要承担20%的保费,其余部分均由各级财政进行补贴。
“担保解决的是农村经营主体的信用风险,保险解决的则是农村经营主体的自然灾害风险。二者相结合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兜住经营风险底线,有助于解决银行不敢贷、企业农户不愿贷的问题。”任文斌说。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