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泥路到网路中国最贫困地区联通

西吉至固原高速公路横穿六盘山区。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新华社银川8月28日电(记者艾福梅赵倩)每年七八月,是“西芹大王”吴文学最为忙碌的日子,一株株鲜翠欲滴的芹菜被他安排的一辆辆货车从西吉县的田间地头运送到西安、郑州等地。

“对于蔬菜运输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而不断发展的公路交通节省了时间,创造了效益。”他说。

吴文学的家乡西吉县隶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是中国最贫困地区之一的西海固地区的核心区域。“山大沟深路难走”曾是这里交通的真实写照,“毛驴加步行”曾是山区居民主要的出行方式。

吴文学今年50岁,年开始种植芹菜,后逐步发展成立蔬菜合作社,全县五成以上蔬菜经他销售出去。“最开始就是‘人抬车’,田间地头路不好,装满芹菜的架子车全靠人抬出去。”他说。

不仅乡村路不好,出县的路也不顺畅。吴文学说,从西吉到固原市,大货车仅通过一段20多里的弯多坡陡盘山路就需2个小时。而现在,隧道穿山而过,高速一路畅通。

年12月,总投资40多亿元、全长46.5公里的固原至西吉高速公路贯通,宁夏成为西部地区继贵州省之后第二个实现县县通高速的省份。

西吉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张志高说,这条高速打开了进出西吉的通道,即使冬季下雪,也能在一天内恢复通车,而以前常常一封就是一周。同时,这条路更是西吉经济发展的“高速路”,客商引进来,农产品卖出去。

游客在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硬化路上行走。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对最为贫困的西海固地区而言,修路绝非易事,资金全靠国家支持。以西吉为例,这条高速西吉境内段长21.7公里,耗资近20亿元,而年一年西吉的财政收入仅为1.64亿元。

固原市交通运输局数据显示,近五年,全市公路交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亿元,新(改)建等级公路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公里。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为公里,不仅县县通高速,全市62个乡镇、个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水泥公路,打通了贫困地区“内通外联”通道。

“道路通则百业通。”如今,西吉县的蔬菜可以更快运出去,以丹霞地貌闻名的西吉火石寨等旅游景区也迎来更多游客。

“路好走了,时间短了,冰块都用得少了。”吴文学说,每到西芹、土豆丰收季,西吉县大货车不够用,只能从西安等地调车,过去货车司机一听是西吉,来都不来。而现在在西吉能看到各地牌照的大货车。

在西海固地区工作了30年的固原市六盘山林业局副局长王双贵对交通的变化感触也颇深。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去银川上学,早上6点从固原出发,一路颠簸,下午6点才能到校。而现在从工作地固原市泾源县去银川,多公里全程高速,耗时不到五小时。

“遇到紧急事,还可从固原坐飞机,40分钟就能到银川,方便得很。”他说。

如果说路网建设给了西海固人走出大山的便利,那么宽带网络在这里的落地,更是让他们与世界“无缝对接”。

数据显示,目前宁夏个贫困村实现光纤宽带和移动4G全覆盖,自然村通宽带率达到47.8%。

宁夏西海固移民的新家园——中卫市中宁县宽口井移民村的硬化路。新华社记者卢鹰摄

24岁的禹龙龙是固原市泾源县人,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发展农村电商。从去年3月至今,他的团队已在全县91个行政村建立起电商服务站,基本实现全覆盖。

“无线网络(WIFI)是电商服务站的标配,负责人可以借助网络为村民网上代购生活用品、电器、农资等,代卖土蜂蜜、黄牛肉等优质农产品。同时,借助网络,我们可以随时传递信息、在线视频培训和开会,节省了不少办公成本。”他说。

行走在今日的西海固地区,手机4G上网很是普遍,不少家庭还开通了WIFI。同时,城市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也借助宽带网络加快向贫困乡村延伸。

宁夏教育厅数据显示,目前宁夏“宽带网络校校通”全面完成,各级各类学校都以不同方式接入网络。乡村教师可以借助这一项目,为学生开设音、体、美等以前囿于师资缺乏难以开设的课程。“智慧同步课堂”也悄然兴起,贫困地区孩子可以跟城里孩子“共享”名师,共上同一节课。

互联网正深刻影响着西海固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吴文学现在也是机不离手,看新闻、聊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202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