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ldquo返家乡rdquo社

前言: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我校开展年大学生志愿者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我讲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我为家乡做代言”微视频宣传、“中华文化经典阅读”、“寻访最美校友”和“回访母校,开展招生宣传”等类别社会实践项目。为了全面展示本次社会实践成果,特开设此专栏,展现民大青年学子参与实践活动的青春风采,引导更多民大青年学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参与到各类社会实践。

推荐人简介

外国语学院级商务英语专业张怀阳

外国语学院级英语专业黎家喜

团队照片

1

校友简历

郭立强,男,锡伯族,年10月12日出生,新疆伊犁人,北方民族大外国语学院级校友;年-年担任微光志愿者队北民大分队长;年创办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志愿者社;年获西夏区残联扶残助残工作荣誉证书,同年在校创办“Hundan吴宇”公益团队并担任队长;年起担任银川民族综合福利院志愿者协会会长并兼任福利院活动策划组负责人。

1

校友事迹

1.-年(四年)于银川市西夏区夕阳红老年公寓作为一名志愿者,陪老人聊天、唱歌,为敬老院打扫室内外卫生,维修破损门窗等;

2.—年(四年)于银川市西夏区幸平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中心做志愿者,帮助残疾人托养中心打扫卫生,陪残疾的孩子们聊天、做游戏;期间多次组织捐助活动,为他们送去水果、牛奶、衣物等爱心物资;

3.-年(四年)于银川市民族综合福利院做志愿者,给福利院的孩子们进行作业辅导,打扫院子;在担任志愿者协会会长后,为孩子们安排了兴趣课堂,还策划了多次活动,例如:主题演讲,歌曲大赛,趣味运动会,带领参观多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外出踏青、游玩等活动;

4.-年(两年)于银川市西夏区第八中学周边为进城务工贫困家庭子女做入户课程作业辅导,同时也进行小游戏活动;

5.年12月3日,带领幸平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中心孩子们进行国际残疾人日感恩社会巡演;

6.-(两年)北方民族大学新生入学时,和吴宇学长自发组织免费接待新生,机场火车站免费接回学校周边安排住宿,部分新生及家长安排免费食宿;

7.年5月带领“hundan吴宇”志愿者团队,获得年中国智协牵着蜗牛去散步”大型永久性公益活动宁夏分会场“优秀志愿者团队”荣誉称号;

8.年策划并成功举办第五届沙漠骑行大型公益活动,参与人数余人,由银川市北方民族大学至阿拉善腾格里沙漠,往返公里,历时四天三夜,外带福利院儿童37人,监护人7人,总人数共计人;

9.年9月27日,与银川市集邮协会联合,于银川市民族综合福利院举办“我用邮票颂祖国”为主题的庆祝祖国70周年纪念活动;

10.年10月1日,带领福利院儿童到贺兰山苏峪口风景区做户外拓展训练活动,并欢度中秋。

11.年11月5日,于宁夏大学文萃小区开展献爱心捐衣活动;11月12日于外国语学院开展献爱心募捐活动。所获得捐助物资,根据需求分批送至银川市民族综合福利院和幸平阳光家园残疾人托养中心;

12.年11月18日在校内发起为宁夏南部贫困山区泾源县六盘山镇什字中学和泾源县涝池小学募捐衣物、文具、书籍、体育用品等物品的爱心捐助活动;此次活动有以学校外国语学院、商学院、体育学院等为代表的共计十一个学院的共同参与;活动自11月18日始,至11月21日终,得到了学院学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同时我校在六盘山镇参与扶贫工作的马立军老师表示大学生进行此类活动很有意义,对以后人生影响很大,值得称颂!

1

母校寄语

首先我要十分感谢北民大对我的培养,是母校不仅教授了我大量知识,更让我明白了精神的至高追求,让我成为了一个可以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用爱去发散自我力量的人。大学期间,给我留下的难忘回忆太多太多,我的许多志愿服务事业,也都是在校期间开始一步一步慢慢前行的,可以说,北民大就是我志愿服务事业道路上的指明灯,引路人。对于母校未来的发展,我希望的是,我们的母校可以继续秉持办学理念,多领域,多方面,多角度吸收培养接纳教育人才,咱们学校是一个多民族学校,包容性很强!衷心希望每个民族都能在北民大大放光彩,同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我虽离开母校已有一二年,但我亦从未“离开”过母校,我一直都在!十分开心现在身边围绕的也总不乏北民大的学子,犹如让我似乎又回到了大学校园,至今仍记得那句校训“团结进取,砥砺成才”,望各位学子与之共勉。最后愿母校发展可以蒸蒸日上,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

1

访谈实录

问:郭学长,您好!我是来自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1班的张怀阳,可以说是您的直系学弟了!日前,学校开展了“推荐最美校友”的寒假实践活动,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更多的同学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到您的优秀事迹,以此作为我们学弟学妹学习的榜样,同时也十分开心能够邀请到学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答:学弟好,我也很荣幸能够接受你的采访,参与母校的这次实践活动。

问:首先我想请问一下学长,为什么大学期间明明可以做很多其他人看起来更为有趣,更为娱乐的事情,而您,却选择投身于志愿公益服务事业呢?

答:嗯,我觉得这个问题得要追溯到年刚入学时,当时,我跟着微光志愿者队,一起去残疾人托养中心。本来只是想去凑个热闹,瞧个新鲜,但当我看到残疾人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就莫名激起了一阵涟漪。那是我第一次和需要帮助的人群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我感慨万千。活动结束后我就想了很多,想起自己曾经需要别人帮助时是那么的迷茫和孤独,当时就瞬间清楚这些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就这样,“我只想为他们多做一点事”的这个想法,犹如一颗种子般在我心底里深深地埋下了,然后不断的生根,发芽,也就促使我在后来不断地投身于公益服务事业中,对我来说,这也许就是一种娱乐活动吧,因为我能在其中体会到一样的快乐。

问:学长,我注意到您在从事志愿公益服务事业中,一路走来,创办了许许多多的志愿团体,并发起过大大小小的活动,这一路,您不累吗?

答:(笑着摇了摇头)我看着团队可以一步步成长起来,各个志愿活动能够办的有声有色,达成相应的目标,可以说,虽有泪可落,但只觉欣慰!冥冥中,我也把这些成果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看着自己的孩子可以慢慢的茁壮成长,我也十分开心!

问:学长,您在从事志愿公益服务事业中有遇到过什么问题嘛?可以简单给我讲讲嘛?

答:出现问题这是肯定的,我相信各行各业在自己从事其中,想要有所发展时都会遇到问题,关键在于怎么解决吧。就我来说,当时我刚从事志愿服务事业时候,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就慢慢开始发现,每次参加志愿活动的人数是越来越少,甚至有时候基本就没人去了。当时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坚持的事要这么轻易放弃?因为不满当时的情状,我便开始变“被动”为“主动”,从“参与者”的身份向“组织者”的身份过渡,自那时起我开始自己组织人员带队,身体力行去做公益活动,起初,只有七人在坚持。后来我又着手准备材料,注册正规的组织,以学院学校平台为载体,开始加大宣传带动扩张人数,总是在周末带着团队成员们去入户支教;去福利院和孩子们做游戏;去敬老院陪老人们聊天天;去残疾人托养中心,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就这样,坚持至今,团队也就才慢慢有了今天的规模。

问:学长,您觉得做志愿的过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又究竟会有哪些收获呢?

答:过程的话,对我来说,我觉得做志愿服务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不仅可以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了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也可以积极吸引社会目光去更多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66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