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回声大美六盘山,绝对颠覆你关于大西北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我知道六盘山,始于毛泽东主席豪情万丈的著名词句。

不管是什么人、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巍巍六盘山,都无可置疑地把自己的名字,牢牢地植入了华夏儿女的记忆,深深地刻进了中国的历史。

在知道了六盘山将近五十年以后,我方才有机会得以身临此山。登过一回六盘山之后,彻底颠覆了我想象中关于这座大山、乃至关于宁夏的一贯看法。哦,我是从宁夏这一边登的六盘山。

我到六盘山,正值仲夏时节。登上六盘山的那天,天不高、云不淡,也没有南飞雁。六盘山那巍峨雄健的身躯,包裹在缭绕的云雾、霏霏的细雨之中。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即使是登了高,也是不能望远的。因而,站在六盘山顶之时,我没有生发出壮怀天下的豪情壮志,也没有感受到西风漫卷的苍凉悲壮。

尽管如此,六盘山还是让我感到意外和震惊。因为她的壮美,也因为她身上那袭让人心醉神迷的绿衣。我不由暗自感叹:六盘山,怎么可以这样美,这样绿!这还是大西北,还是靠近黄土高坡的地方么?眼中所见之景象,分明就像是青山绿水的江南嘛。

六盘山的绿,丰富浓郁,层次感分明。立于高处放眼望去,雨雾缭绕之下,满山绿浪汹涌起伏,层层叠叠,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山体岩石和泥土。就连飘浮在山峦林海间的团团云雾,仿佛都泛着绿意,透着水灵。这样的绿看在眼里,又怎一句心旷神怡了得。

六盘山的绿,在生动灵秀之余,也不乏深沉厚重。大约是猎猎西风,使美丽的六盘山,又增添了几分粗犷豪放的气质。六盘山的绿,看上去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六盘山的这种气质,与发生在这里的那些故事传说,又是多么的神似贴切。大美六盘山,不似江南,胜似江南。江南大多山峦的绿,缺乏的正是厚重感。

站在六盘山顶,饱览眼下壮美的风光,我不由又想起了毛老人家另一著名诗句,“风景这边独好”。独好的风景,总在你的足迹未曾涉猎之处。

在六盘山,我生平第一次见识了一种生长在山坡上的“荷花”。野荷谷,是六盘山中一条长长的峡谷。峡谷两旁,奇峰耸立,直插云天。山坡之上,古树森森,枝繁叶茂。顺着蜿蜒的山道前行,耳边不时传来空灵悠远、似真亦幻的鸟鸣,宛如身临仙境一般。

在峡谷中漫步,可以看到两旁的山坡上,生长着一种特殊的植物。这种植物,被当地人称为野荷花。野荷谷,因此而得名。看上去,野荷花肥大饱满的叶片,跟荷叶别无二致。它们开出的花,是一种透着野性的黄色穗状花朵。当然了,它们的根部,并不是人们常吃的莲藕。不然的话,它们的名字里大约也就不会有个“野”字了。

诚然,野荷花没有荷花那种出污泥而不染的娇艳鲜嫩,但它却有着荷花无法比肩的坚韧生命力。在野荷谷,随处可见蓬勃茁壮的野荷花,顺着山坡,一路顽强不息地向上攀爬,像是要去征服那高耸入云的山峰。我想,应该是雄伟的六盘山,赋予了野荷花这种不屈不挠的品格。

小南川,也是六盘山的一条山谷。在小南川,有一片高山环抱、大树掩映的高山草场。雄奇的大山、繁盛的草地,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演绎出一种雄浑与秀美相间、如歌如画的气韵。当年,成吉思汗带领蒙古铁骑攻打西夏的时候,被小南川的美景所吸引,曾在这里流连忘返、休整养病,并在这里走完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人生之路。六盘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不独是英雄豪杰。跟六盘山下的人们交流,言谈话语中充满了对这座大山的崇敬,并深为家乡拥有这样一座名山而自豪无比。比方说,一位故交在请我喝酒的时候,就向我介绍,“上六盘、下六盘”,是六盘山周围非常流行的酒令。酒令也传情。这样一座巍峨雄浑、钟灵毓秀兼具的大山,值得他们崇敬,值得他们自豪。

流淌在小南川溪谷里的水,由六盘山中的山泉汇聚而成。它们从容不迫、安详平静地流淌着,清澈纯净。小南川,位于宁夏最南部的泾源县。顾名思义,泾源,就是泾河之源的意思。小南川的水,自然也要汇入泾河之中的。有一种说法,叫做“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所以,当泾河与渭河汇流之际,便有了“泾渭分明”的奇妙景观。我想,泾河的水之所以那么清,是因为它们源于六盘山。

同流而不合污,是一种境界,而且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因而,当我想象着清清的泾河,与浑浊的渭河相汇,继续向东流淌的样子之后,难免会有些不舍地凝眸回望六盘山,并发出一声长长的感叹。

哦,六盘山!

壹点号谷荻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64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