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泾源村言村语传党音

初冬上午,微风习习,暖阳和煦。大家坐着小板凳,手中剥着玉米,就这样,在宁夏泾源县的农家小院里,一场接地气、有交流、合民意的小型宣讲开始了。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流心得体会,回想当年生产生活场景,畅谈现在幸福生活,共话农村生活环境取得的变化,共同期愿乡村振兴带来的美好前景。

连日来,在宁夏泾源县新民乡南庄村,“板凳会”“小院讲堂”把“固定讲台”变成“流动课堂”,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化为“乡村学习角”,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同新时代文明实践相结合,把书面语、普通话翻译成村言村语,用乡音带着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咱们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龙头工程,建设美丽乡村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农民养成美的德行,推动美的享受,过上美的生活。”

在新民乡南庄村赫凤花家的院子里,南庄村村委会委员禹俊成和村民们坐在玉米垛旁,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等内容。

新民乡南庄村村民禹东强说:“对于我的家庭来说,变化大得很,从前老百姓住的是那个土房,现在都变成砖瓦房。党的政策是好得很,咱也不能躺平,自己的幸福就是自己奋斗干出来的,咱要凭双手勤劳致富。”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近年来,南庄村乡村面貌和群众生产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治安靠狗”向“颜值靓、产业兴、日子美”嬗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新民乡南庄村村民赫凤花说:“家庭都好着呢,吃的不愁穿的不愁,也养牛着呢。支书给我讲了党的二十大精神,我也听懂了,以后的生活要自己努力干。”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让咱们的村庄更美,生活更富裕,就要紧紧扭住产业振兴这个关键”。在牛棚里,南庄村党支部书记禹光元打开了话匣子,向养殖大户禹文军详细讲解着养殖政策和产业发展的新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南庄村将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继续做好村言村语宣讲的同时,在产业振兴和乡村治理上做文章。坚持一盘棋的思想,既要谋划好产业发展,还对标乡风文明各项指标,在乡村治理方面下功夫,引导村民向上向善,向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的目标奋勇前进!”禹光元说道。

新民乡组织委员、宣传委员阎红菊说:“新民乡党委政府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在组织乡村两级干部原原本本地学,认认真真地悟,扎扎实实地做的基础上,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队、主题党日、专题党课等载体,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到群众身边,不断掀起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引导全乡广大干部群众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奋力开创全乡各项事业发展新格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宁夏泾源县南庄村紧贴工作实际,创新载体方法,既走新更走心,将宣讲场地设置在了群众家里的沙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和养殖户的牛棚里。乡村干部们走到群众身边,用生动朴实、通俗易懂的“家常话”,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快速有效、原汁原味地送到基层、传递到群众心中。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感受党的关怀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了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南庄热起来、活起来。(中国日报宁夏记者站胡冬梅)

来源:中国日报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372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